得正脑浆四溅时羽族从东边打过来了。
真有需要,战争机器完全动员起来,帝国无惧双线作战,但一处战场在元洲最东一处战场在元洲最西.....帝国还没强到这份上。
打太昊琰之前必须先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
濁山隰叔点头。
姮想了想,道:“我一直不太懂,太昊为何自立为王?炎帝后裔主要分三支,太昊算是如今最强盛的一支,又是炎帝后裔,想当王,并非争不到王位....”委实没有自立为王把自己变成帝国公敌的理由。
帝国的建立者是炎帝,虽然炎帝选择了王位禅让制而非血缘世袭制,但因为炎帝生前的功绩以及她最后弃血缘后代而择贤的圣人之举——后人自问没有打下万里山河却拱手他人不给自己子孙的胸怀,尤其炎帝不是抗衡不了各方势力选择妥协,她是真的觉得青帝比自己的子孙更适合也能为人族带来更好的未来——做为炎帝的后代,风姓氏族在王位竞选时因着炎帝的余荫会有天然加分的光环,除非别的竞争者能力实在超出一大截,不然同等水平或是只高出一小截的情况下根本没法争,因而风姓氏族一度风头无两。
风头无两的另一个含义是树大招风。
风姓氏族在极盛之后迎来了第一次大分裂,之后一直被别的姓氏抱团打压,时至今日,风姓氏族被拆成了三支,以及无数不隶属于三大主支的小宗。
纵然如此,炎帝的余荫仍在,以太昊琰的能力,好好利用起来,王位很有花落太昊氏的希望。
对于姮的问题,濁山隰叔沉吟了片刻,回答:“太昊琰运气不好。”
姮茫然。
濁山隰叔道:“太昊自立为王的结局,莫说我和帝都,便是太昊琰,我觉得,她一开始时可能也没想到会有这种发展。帝国在数十年前发生了大范围的自然灾害,持续了七个年头,连我们这都受到了雪灾,更别说比我们靠北的地方了。西荒北部的人族无法忍受北部的寒冷而南迁,太昊国涌入了大量的流民,但同样受灾的太昊国安置不了那么多流民,整个西荒也没有任何势力能安置流民,那场自然灾害里,整个西荒都受了灾。”
姮没去过西荒,但濁山氏曾出过不止一位的人王,因而有不少帝国全境图,她知道西荒有多大,虽然人族实际开发的只是辋川海周围,连西荒的五分之一都没有,更辽阔的地域尽是荒原。饶是如此,西荒诸国的面积也不小,全都受灾....
“大量流民涌入,没有足够的粮食,会发生大乱的。”姮道。
这一年多一直在处理流民问题,她很清楚流民问题处理不好会发生什么,而她如今面对的不过是数千最多数万的流民,而西荒当年....怕是得有百万。
濁山隰叔点头。“所以太昊琰向冀州发动了战争。”
姮愣住。
濁山隰叔解释道:“西荒没粮,冀州有粮。”
姮诧异。“冀州没受灾?”
“遭灾了,但没西荒严重,再加上那时灾害刚开始,余粮不少。”
剩下的也不用濁山隰叔说了。
史书上清楚记载着,太昊琰结盟西荒诸国攻打冀州,甚至不经帝都允许妄图迁徙冀州,犯了众怒,爆发了人族有史以来最惨烈的内*战,有着人族坟场之称的九河走廊之战。
太昊琰的联军最终被击败,帝都宽宏大量念在太昊琰也是局势所迫,没跟太昊琰计较太多,结果太昊琰将忘恩负义这一精神给诠释得淋漓尽致,帝都饶恕了她,她却在回去后自立为王了。
姮不解:“当年九河走廊大胜之后为何不趁胜追击杀了她?若那时杀了她,帝国也不会有如今分裂的危机。”
濁山隰叔叹道。“你以为帝国当时是真的不想杀她?”
姮问:“为何不杀?”
濁山隰叔神情复杂。“杀了她就得接手西荒数百万并且还会持续增加的灾民,她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