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很信这尊大佛,许愿很灵,问他有没有要许的愿望。
人嘛,哪能没有愿望,往往是只多不少。
但凡事皆有轻重缓急,对陈恪而言,不远万里来到敦煌,必然是有这一趟的计划。
他走到大佛脚下,向上仰望,佛像庄严雄伟,佛面丰圆舒展,正以怜悯的目光俯瞰众生,他双手合十,低头默念。
末了,他直起身子,才注意身旁还站着一人,腰背挺直,目光专注,不卑不亢地站在佛像前。
既不叩拜,也不低首。
正是萧侃。
“都说佛祖普度众生,那么叩不叩拜他应该都会保佑吧。”她说。
陈恪一愣。
她扭头看向他,利落的短发在空中微微扬起,“听人说这里的洞窟大多是由往来丝绸之路的商贾出资修建的,西出阳关无故人,要做西域生意,就得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所以出发前都会来此许愿,求佛祖庇佑自己平安归来,而九死一生回来的人,必要还愿修窟。只是有的人赚得钵满盆满,便会开凿豪华奢靡的特级窟,有的则是人回来了,钱没赚到,那就随意挖个小窟,更有甚者直接在别人的洞窟旁掏一个耳洞,也算是还愿了。”
陈恪回过神,“那你是来这里许愿的了?”
萧侃微笑,“我们也要进罗布泊去楼兰,要不要结个伴?”
他低头抿了抿嘴,像他这种年纪的男人,心思重、顾虑多,都是正常现象,更何况他一路租车自驾,定私导,说明是个不爱跟团的人。
“你的绢画碎片修好了吗?”她又问。
这个话题倒是勾起了陈恪的兴趣,他反问萧侃:“你说那几块碎片是宋代的,那你能看出它们的出处吗?”
萧侃朝前方的大佛努了努嘴,神情随意地说:“就是藏经洞里的。”
陈恪的脸色瞬间大变。
除了震惊之外,更多是怕被旁边人听到。
“还记得那一小块上的童子发髻吗?黑色的头发有两种浓淡层次,底层的淡色是毛笔画的,上层的浓色是拓印上去的,效果更刚劲、明快,与毛笔柔和的笔触不一样,这种将毛笔与刻印相结合的手法十分少见,是敦煌绢画特有的。”她解释道。
换而言之,正是因为她看出了这一点,才让林寻白去跟踪他的。
一百多年前,藏经洞内数以万计的经书与绢画被斯坦因与伯希和两个文物大盗洗劫大半,以至于姗姗来迟的华尔纳只能将目光转向墙上的壁画。
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个拿着藏经洞绢画残片的人,绝不会是一个简单人。
她的解释让陈恪折服,他点了点头,“好,我们一起去楼兰。”
------题外话------
很抱歉地通知大家,因为最近手边有些事比较忙,再加上接下来的罗布泊-楼兰的环节还需要调整部分剧情,所以本文会暂停更新一段时间,可能十天左右,回头整理好存稿后重新恢复更新。
p.s.作者虽然速度慢,但坑品有保障,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