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人人都爱马文才> 人人都爱马文才 第55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人人都爱马文才 第551节(3 / 4)

决的问题依旧存在。

梁国没钱了。

多年的土地兼并加通货膨胀,百姓早已经苦不堪言,赋税不可能再加,短期内筹不出钱财,而仅凭官仓现在的余粮,是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征伐的,必须要向民间买粮。

萧衍治国这么多年,除了浮山堰的差池开了官仓赈灾以外,国家还算是承平,这么多年来也风调雨顺没有大的灾害,民间存粮不少,但是官府用的铁钱已经贱到一车铁钱也买不来一袋米的地步,除非皇帝愿意改回铜钱合法并用铜钱支付,否则有粮也不会有人卖。

情况陷入了诡异的僵局:

明面上,朝中上下都支持萧衍增兵北伐,各部衙门也都鼎力合作热火朝天的出谋划策,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说到粮饷问题,最后都是哑火。

暗地里,东宫官员乐见其成,摆明了袖手旁观,对收回淮河以北的地区没有太大的兴趣。

东宫官员的组成以上品高门为主,他们都有庞大的私产和固定的地盘,国土疆域的扩大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好处,反倒是征伐的寒族将领和治理新增州府的地方官员得了便宜。

萧衍眼见着难得朝中上下齐心,偏偏因为“钱荒”的问题无力再推进,一下子也头疼起来。

征夫倒是容易,可总不能让人空着肚子跑去洛阳吧?

要知道这段战线之长,就连陈庆之的骑兵也花了整整十个月的时间,一路上都在攻城略地,为的就是补给。

如果粮草物资不能齐备,有再多的人也只是摆设。

无奈之下,萧衍只能先下令各军挑选精锐先前往边境,随时准备增援北方,私下里却在各方设法筹募钱粮。

最终征集到的粮草物资堪堪够各地的兵马赶往边境囤守的,要想出征就得耗费更多。

而且现在正是春天,这时大规模的征兵就会延误了农时,到了秋天粮食肯定收不上来,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莫说朝廷百官觉得棘手,就连萧衍自己看完各部送来的条陈折子,都生出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不是不想锐意进取,以梁国现在的势力和资源,实在是没办法控制更多的疆域,就算得了现在能一直打到洛阳去,也没有粮草和兵马守住这么大的地盘。

对儿子的思念和愧疚让这位年老的皇帝时时陷入天人交战之中,恨不得能让老天降下一个“点石成金”的仙人,让梁国和自己渡过难关。

就在他祈求着上天能够为他排忧解难时,殿外有人通传御史中丞裴山求见。

“裴山?”

萧衍莫名地想,“难到现在就查到了刺客的事情?”

这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

等梁山伯入了殿,萧衍好奇地询问,却被梁山伯的奏报吓了一跳。

“你说什么?祝英台要见朕?”

萧衍难以置信,“她一个茅山新封的真人,不留在茅山上好好传教,跑到建康来做什么?”

道门式微,以至于除了陶弘景因为和皇帝有私交,不时以“进献”为理由派弟子入京刷个存在感以外,其他道众都是没资格也没理由见到皇帝的。

这和光宅寺、同泰寺里的高僧时不时就能和皇帝一起“讨论佛法”的境况完全不同,却也是无可奈何。

皇帝理解陶弘景年纪大了、上清派新任的真人肯定要花费各种心思和自己搭上关系,以免茅山日后衰败,却不觉得祝英台一个女冠,能有什么地方值得他重视的。

更别说他虽然没有追究祝英台女扮男装当官的罪责,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对她隐藏女子身份欺骗君主就有好感。

更何况这个女人周旋于他最重视的几个人之间,无论是前途光明的马文才还是有断袖之癖的“裴山”,就连老大、老二和老三都间接的和她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下意识里,萧衍就不喜欢这个人。

再想到“裴山”和祝英台闹了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