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
祝英台也察觉了不对。
他们走之前曾让马家派来的人留在县衙里,以免他们生疑。
现在他们回来了,马文才派来的人去了哪儿?
***
“惊雷他们出发了吗?”
马文才放下手中的信函,抬头问身边的细雨。
“早上就走了。”
细雨看了眼屋中的漏刻。
“如果路上没有耽搁,明天傍晚能到鄞县。”
“徐之敬那边呢?”
“徐公子所需的东西,祝少主已经派人送去了别院,祝少主说,送药来的人就是试药之人。”
他担心地问:“主人,这样好吗?祝家不是在和咱们家议亲么?若是传出去什么克妻之类的传闻……”
“现在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马文才无奈道。
“马文才和傅歧,在不在?”
门外突然有人呼喊。
“傅歧去小校场练武了,我出去看看。”
马文才听到声音,起身出门。
“好像是学官?”
马文才出了门,外面站着的果然是学官。
“马文才,傅歧不在吗?”
那学官探头看向屋内,见里面似乎无人,皱着眉开口:“罢了,他不在,你转告他也是一样的……”
“马文才,谢使君要立刻回京,贺馆主让馆中弟子明日在山门外相送。尤其是你们这几位已经定下的‘天子门生’……”
他说,“谢使君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处理私人的事情,半个月后,会有专船来会稽学馆,送你们入建康面君。”
“这么快?谢使君为何匆匆回家?”
马文才愕然。
按照既定行程,谢举应该在接应了傅异后留在原地迷惑别人的视线,继续南下,考察其余五馆中另两所学馆,这么快回去,必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听馆主说,早上邸报送来,好像是因为国中铜钱不足,朝中上议要用铸铁钱替代铜钱。谢使君看到邸报震惊不已,要回京去制止此事。”
学官对经济之学并不怎么明白,所以表情也很迷茫。
“连谢使君都急着回京,应该是大事吧。”
马文才听完学官的话,整个人惊得立在了当地。
铁钱?
铁钱?!
第229章 两面三刀
马文才和当时绝大部分士大夫一样, 对经济之学并不怎么精通,若是祝英台在这里,大概会说出“通货膨胀”、“劣币驱逐良币”等好多后果, 来向马文才说明铸造铁钱的危害。
马文才会震惊,是因为他想到了祝家那么多回炉铁。
那些铁器大部分被铸造成小的箭头、矛尖等物, 马文才之前以为褚家有什么阴谋,这些铁器可能会用来守城或攻城所用,因为那些铁的质量太差, 铸不成大件,连刀剑都不行。
可铸钱就不一样了。
一枚箭头,至少能铸成五枚以上的铁钱。
如今国内铜少, 但是铁器因为镇龙铁的缘故也日渐稀缺,国中有大臣提出以铁钱增补铜币之缺, 多半是因为国中暂时缺铁, 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出现大量铸钱的情况。
等到铜的数量恢复了以后, 再废除铁器,至少不会让民间无货币流通。
但更大的可能, 其实这一连串发生的事情, 都是预先设好的局。
马文才更担心的,是裴公帮他劫下的两船铁。
朝廷要铸铁币之前,劫铁之事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可现在这两船铁就变成了两船钱,裴公会怎么看他?
“祝家应该还不知道这件事。”
马文才忧心忡忡。
“去请祝少主……罢了,此事不便在馆中会面, 去和祝少主约个时间地点,我有事请他一晤。”
“是!”
派了下人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