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家兄朱由校> 第三百八十章 朱由校站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章 朱由校站台(4 / 5)

粮秣走陆路入云南,此为三不便,可走海运,绕珠水前往昆明府。】

【交趾新复,然洪经略对交趾南人苛刻,此为四不便,臣以为当宽爱当地百姓,以王化服民。】

【以臣所见,此四不便若是解决,以缅甸之弱,无须开山凿路,只需派大将领兵三万,走陆路直扑缅甸,岁许即刻收复缅甸全境。】

“夸夸其谈……”

当朱由校看到这个贵阳知府袁崇焕的奏疏时,第一反应便是“夸夸其谈”。

如果是以前的他,这样的奏疏他都懒得回复,但眼下经过金铉的直谏,朱由校稍微虚心了不少,因此虽然瞧不上对方,却还是回批道:

【得旨:琉球粮秣调往云南,广东、福建灾民又该如何安抚?】

【蠲免四川全境赋税,川东灾民又该如何安抚?】

【交趾走陆路入云南不过一千二百余里,绕道走珠水需走水路五千余里,费时费力,多此一举。】

【交趾南人多次反叛,若以王化服民而该民复而又叛,朝廷又该如何自处?】

【缅甸雄兵数十万,高山密林胜过云贵数倍,若是不修府道而孤军深入,贼寇袭扰粮道,我军如何自处?汝言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

【齐王之策,已然万全,汝当饶为之,亦善为之】

面对袁崇焕吹嘘三万人马可平缅甸的奏疏,朱由校以“齐王之策,已然万全,汝当饶为之,亦善为之”为结尾。

这句话的意思是,齐王的策略已经是最好的,你身为贵阳知府,先踏踏实实的管好贵阳,别扯这些和自己辖地没用的东西。

可以说,朱由校已经很给袁崇焕面子了。

他没直接驳回,反而提笔写了这么多东西,已经算是在告诉袁崇焕别好高骛远了。

“把这奏疏发回去吧,这人想法虽然不错,但大多都是空想,也不过如此罢了。”

朱由校将奏疏推到一旁,而刘若愚也点头让人将奏疏发回。

不过在发回后,朱由校又想起了奏疏里面一些内容的事情,因此开口对刘若愚询问道:

“孙传庭巡抚广东之后向朝廷索粮,琉球府的粮秣运去广东没有?”

“回万岁,琉球府没有这么多粮秣,齐王殿下命人从国帑调三百万两从吕宋、交趾购粮运往了广东,眼下灾民已经吃上赈灾粮秣了。”

刘若愚回答,而朱由校听到后微微颌首表示满意。

“还是弟弟办事周全,令我放心。”

“今岁的钱粮征收也已经开始了吧?”朱由校一边取出下一本奏疏,一边询问。

“回万岁,尚未开始,还需要等一场秋雨,钦天监的官员说大概会在九月的中旬开始。”

刘若愚老实回应,紧接着又笑着说起了一些轻松地事情:

“入秋以来,各地下了好几场雨,便是干了三年的陕西、山西都连下了好几场。”

“四川更是在孙巡抚惩戒贪官之后,全省下了三日的大雨,连青草都长出来了。”

“瞧这样子,明年说不定会旱情减退也说不定。”

刘若愚的话让朱由校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若是旱情能消退,朝廷倒是能腾出手来收拾建虏了。”

“放任他们在奴儿干五年时间了,听闻他们凭借番薯、蜀黍,已经勉强自给自足了。”

“再放任下去,恐怕老奴又要南下叩关了。”

建虏毕竟让大明收获了几场大败,朱由校一直耿耿于怀也不奇怪,刘若愚心里清楚,因此也笑道:

“明岁旱情若是波及能控制在三省以内,说不定无须万岁您开口,殿下便交上一份“平虏奏疏”了。”

“呵呵,倒也是……”朱由校笑着合上了一份奏疏,不过合上之余,他也想起了孙传庭,于是问道:

“你刚才说孙传庭在四川砍了不少贪官?”

“是的万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