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这封信尽快到吴戈和秦戎手里,避免意外的信件丢失,小秋还特意跑了一趟邮电所,花两毛钱给信挂了个号。
这封信寄出去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十二号,自从信寄出去,小秋就日日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算着那封信该到了京里了,吴戈和秦戎改看到了,再给他们一个搜罗复习材料高考资料的时间,再加上材料邮寄过来的时间,怎么也得九月份了。
各大专院校是在八月到九月陆续作出决定恢复招生的。那么,即便是小秋所在的偏远小县,到九月份,也该有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了……到时候,小秋拿着高考资料给小舅小姨也就不会招人怀疑了。当然,吴戈秦戎的关系、和京里来的,这两个前提,也是这些资料来路的最好注释。
而在辅导资料到来之前,小秋也没干等着。宋秀菊和宋秀程发现,他们的外甥女小秋突然进步神速起来,廖辰走之前,小秋就开始学习初中课程了,但还只是刚学到初二的课程。可暑假一个月的时间,她每天要完成郑秋实那么大量的学习任务,之后还飞快地学完了初二初三课程,然后开始学习高中课程了。
宋秀菊当初上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也搁下几年了。要给小秋授课,自然要自己先复习起来。宋秀程的学习成绩更好一些,特别是数理化很好,相对的,宋秀菊稍稍有点儿偏文科。于是,宋秀程就拿了小秋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高中课本,复习加备课,每个周六下午回家,利用周六晚上和周日一天给小秋讲课。
而就在这时候,宋秀程带了个消息回来,魏大勇和刘俊红判了刑,魏大勇判了无期,刘俊红则判了二十年。
这个消息来得多少有那么点儿突然,然后就是小秋暗暗感叹了一声,这个时候量刑还是比较重的,然后就把这两个人连同这件事,一起丢到脑后去了。
第二百零一章
8月27号,公社中学开学,也是初一新生报道的日子。
提前两天,小秋回了一趟家,在家里陪了陪爹娘弟妹,把自己用惯的枕巾床单之类洗了洗,然后又跟着王利民送鸡蛋的骡车回了公社。与她一起的还有开学的二哥成江。
小秋姥爷姥姥早就跟她说好了,开了学小秋仍旧住在姥姥家,不用住校。之前,成江刚考上初中的时候,小秋姥姥钟玉琴也提过让成江住在自家,可大伯娘魏红梅考虑自家半大小子吃得太多,即便送粮食过去,还有菜啊什么的,太耗费了,就把成江安排在了卫生院郑秋实的宿舍里住,吃的则是自己从家里带的干粮咸菜。
这回,两兄妹都要去公社中学读书了,钟玉琴就又说这件事:“成江考虑考虑,还是住到姥姥家吧,课程会越来越重,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好可不成啊!”
说起来,成江自觉与宋家毕竟不是自己姥姥家,住过去有些生分。但有了小秋一起,好像就没有那么不好意思了。加之,这几年王利军和王利民两兄弟家走得越来越亲近,经常在一起吃饭什么的,两家有点儿什么东西,也必定会想着另一家……
小秋姥姥又一再地诚心邀请,成江终于决定不再执拗,答应了钟玉琴的提议:“……那以后,就要让姥姥姥爷为我受累操心了。”
“嗳,这可好了,你们兄妹一起,上学来回的也有个伴儿!”钟玉琴满心欢喜,立刻就去收拾了自己的铺盖搬到西屋里与小秋一铺炕,然后让成江把行李卷儿搬来,铺在东屋的炕上,与宋胜书一起睡。
“你们学习呀都在西屋,就晚上过来睡个觉!不用担心啊,你姥爷睡觉规矩,不打呼不咬牙的。”钟玉琴高兴了,还小小地夸奖了老伴儿一句,惹得小秋和成江都呵呵笑起来。
第二天,小秋背着书包跟着二哥成江一起走进了公社中学。
她对这个学校并不陌生,不仅仅是因为她不久前来考过试,还因为上一辈子,她的初中三年时光也是在这里度过的。是以,她直接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