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2 / 3)

再让他们上来。”这话也就是说着个意思,做给外人看的,身体好不好的,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于子鸳做出感激的样子:“谢谢田大人。”

田永耕嗯了声:“等到了下个县城,我叫人去城里买纸笔墨,到时候你们先把家书写了。”

于子鸳自然不会拒绝:“听大人安排。”

田永耕停下马车:“把孩子们都带上来吧。”

“是。”

于子鸳回到于家那边,把田永耕的意思传达给了于家人,于家人自然没有意见,田永耕能捎孩子们上马车他们已经感激不尽了。

同时,田永耕也在跟下属们交代:“这些孩子身体差,走得慢,会拖累大家的行程,为了以防他们生病出意外,我们没法跟上面的交代,所以我决定让孩子们上马车,但是大人步行的时间加长半个时辰。”他方便了孩子,却又在大人身上处罚回去,如此以来,谁还能说什么?

“田哥说的是。”

“对对对,田哥处事最公平了。”

“一切听田哥的。”

笑话,就是田永耕不在大人身上处罚回去,他们都不敢说什么。即便田永耕的七品小旗再不起眼,那也是七品,有品阶的武将官职,跟他们这些小卒也是天囊之别。

田永耕自然知道他们不敢说什么,但是他做事情仔细,不想落人口舌。

等于家的六个孩子也上了马车之后,于家人也松了一口气。说实话,没有孩子拖累,他们真的轻松了很多。

接下来的一路倒是安静了很多。到了卯时四刻(晚上六点),马车停了下来,田永耕命令大家就地休息,到明日再启程赶路。

马车一停下来,于家人和于子鸳把孩子们领了回来,接着大家找了地儿坐下,这里是野外,如果没有意外,他们会在这里过一晚上。

坐下之后,一群人你看我,我看你,原本是晚饭时间,但是大家都没有粮食了。袁家的粮食在上午就没了,而于家人在中间看见于子鸳吃花瓣的时候,也把仅存的粮食吃了,因为他们担心于夫人把粮食给于子鸳。于是现在,所有人都没有粮食了。

肚子在咕噜噜的叫,一群人捂着肚子,羞愧的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

于子鸳也饿,这具身体从上午进食之后就没有吃过东西了,怎么可能不饿?她直接摘了映山红的花瓣吃了起来,不仅自己吃,要招呼袁家的孩子们:“吃花瓣填填肚子,到明天早上就有粮食了。”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她有银子,可以向田永耕买粮食。

但是,于子鸳觉得不妥当。做人不能得寸进尺。虽然孩子坐马车是公平交易,但确实也是他们占了好处的。

“娘,我肚子饿。”袁无闽跟着娘吃了几片花瓣,肚子的咕咕叫声并没有停下来。他有些可怜巴巴的看着他娘。

于子鸳很想回一句我也饿,但对着袁无闽这么一个三岁的小孩儿,她也回不出来。说起来,她家里条件就算困难,但也没有饿肚子。农村里有地,所以小的时候她妈妈种田种地,也饿不到她。家里穷并不是没有吃的,而是没有钱。

初中是在乡政府读的,整个乡就一个中学,她从家里骑自行车去学校要四十分钟,为了省住宿费,她得每天骑上八十分钟的自行车住家里。夏天和秋天还好,但是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特别冷,有时候手脚都冻僵了。

等上了高中是在县城读的,距离家里更远了。于是她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起早摸晚的开始摆摊子,卖小吃的。县城里小吃的便宜,摆摊子的也不少,能挣一些钱,但是挣的不多。

到了大学,她不忍心妈妈继续受苦,所以申请了助学贷。再加上业余做家教,不仅生活费够了,还能腾出一些钱给妈妈。

想到做家教的事情,于子鸳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三郎,你过来。”

袁三郎疑惑的来到于子鸳面前:“二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