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着腰把这糟心儿媳给痛骂了一通。骂她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骂她纯粹就是闲出来的毛病,骂她……光骂也就算了,李桂芳还十分有针对性的帮她找了个活儿,剥玉米粒。
现在是剥玉米粒,干完以后肯定还有别的活儿。李桂芳认定了不能让她闲着,一闲就搞事,不如直接断绝了她搞事的契机。
只这般,有事儿做之后,连何小红都觉得时间过得快了许多,也明显得感觉到自家饭桌上的菜色愈发好了。以前最多一个月见一回肉,还经常是肉汤,可现在,每周都能吃上肉了,像鸡蛋做成的菜更是隔天就能吃到一回。菜色丰富了,吃细粮的餐数也仿佛也多了起来,等天气逐渐转凉后,李桂芳还索性让苗解放担了五十斤的面粉回家。
瓜果蔬菜、鸡鸭鱼肉、面粉大米……
有些事情既像是突然爆发了,又好像早已有了铺垫,反正在1981年的年底,他们第三生产队家家户户都好似手头上有了余钱。这些钱,肯定不够盖新屋的,可能连给家里每个人添件新衣服都不够,但却能买上一些往年没钱买的稀罕吃食,足以叫他们过上一个好年了。
乡俗里就有过个肥年来年才有好日子的说法,也因为手头上多少捏了一些钱,哪怕离过年还有一段日子,队上却已经隐隐有了过年的气氛。
可也不是家家户户都那么高兴的,有那赚钱少的眼红别人家日子过得红火,也有赚钱虽多了可糟心事儿也跟着多了起来的。
譬如甄兴华家。
七月里,他就承包了客车在乡镇和县城之间来回跑。在最初的两个月里,他确实赚了不少钱,毕竟他开车的经验丰富,这十里八乡的竞争者又少,加上最近一两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往县城里跑得次数自然也增加了。
可没过多久,确切的说,是自打九月里学校开学后,甄兴华就碰到了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