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砚深吸了一口气,再一次否认:“真的不是。”
徐老太爷急匆匆回来,张口问道:“这事儿要如何解决?她一口咬定是你,你能说明白吗?”
那厢徐砚、杨氏与徐老太爷说话去了,这厢戴嬷嬷瞅了机会,附耳劝解老太太。
闵老太太这个脾气,与她说此时影响徐砚前程官名,她是听不进去的。
老太太当然在乎徐砚前程,可用她的话说,圣上怎么会盯着臣子们睡觉的事儿?曲娘子不是有夫之妇,两人又是你情我愿,怎么就碍着官途了?
戴嬷嬷深知这一点,干脆不提,只挑老太太能听进去的:“就算不能说明孩子与老爷无关,但也无法证明那就是老爷的孩子。
老太太把孩子认回来,家里是不缺这么一双筷子,可认了不是我们徐家的孩子,以后他亲爹寻上门来了,那才是糟心事儿呢!
到时候,不是满京城要笑话老爷睡了个破鞋,还替别人养儿子了吗?”
第421章 鬼话连篇
闵老太太眼珠子一转。
若真如戴嬷嬷所言,那可真是太丢人了。
打压杨氏气焰,和满京城丢人一比,那算得了什么呀!
闵老太太当即拍板:“不能让人胡乱给大郎泼脏水!哪儿来的野鸡,寻事寻到我们侍郎府头上来了!”
杨氏被她唬了一跳,虽然不晓得戴嬷嬷怎么说通了老太太,但一家人能同进退,肯定是最好的。
毕竟,不怕敌人厉害,就怕自己人扯后腿添乱。
魏氏也听到消息了,她不想凑过来触霉头,等徐驰回来,夫妻两人才来表态。
两人自是也信任徐砚的,断断不能让那个曲娘子得逞。
小辈们则被拦了,不许他们掺合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儿。
徐令婕急得跳脚,恨不能去客栈里教训那曲娘子一通,想给她生个弟弟,也不看看那肚子配不配。
再着急,也被一院子的丫鬟婆子拖住了。
画竹好言好语地劝:“她眼看着要保不住胎,正愁寻不到人怪罪,姑娘这时候去,她就全赖您头上了。”
徐令婕气急败坏,踹了两下墙角泄气。
仙鹤堂里还在商量办法,趁着城门未关前,使人去巴东打听曲家状况。
这其实不是个好法子,等人从巴东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可又不得不去做。
杨氏只好劝徐砚道:“老爷明日与同去两湖的大人们说一说,让他们给做了证言。”
徐砚颔首。
这一夜,京城在闹哄哄中入眠。
天一亮,弹劾徐砚的折子就从底下递到了黄印眼前。
黄印嗤笑一声,道:“没事儿能弹劾,就写这种无凭无据的事情吗?这叫污蔑朝廷命官!我与徐大人在两湖共事数月,我信他为人!”
写折子的御史不赞同黄印的意见,梗着脖子道:“您与徐大人是白日共事,又不是夜里同眠,他夜里出去寻花,您怎么会知道呢?再说了,他不是与那曲娘子约定过,绝对不能让人知道吗?”
黄印是个急脾气,啪得摔了折子,骂道:“照那女人说的,她是年节里认得的徐大人。
我们都察院是元月初到的荆州,不比她与徐大人熟悉起来晚。
不止我,徐大人也是,天天忙着办贪官、下田地,多蹬下腿都嫌累,还有劲儿去抱女人?
你且问问那一个个跟着我去两湖的同僚,哪个夜里还睡得动女人?我给他排的事儿太少了?”
这话骂得直接,御史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又没有证据与黄印据理力争,只能捡起自己的折子,讪讪退出来,却是不甘心如此作罢,便想要绕过黄印,直接把折子往上头递。
工部衙门里,徐砚绷着脸,听刘尚书训话。
刘尚书满面皱纹,苦口婆心道:“我认识你很多年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清清楚楚,我信你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