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定的,在圣上还是皇子时就完婚了。
圣上当初也说过不喜欢,先皇只与他道,嫡皇子妃看的是身份、体面,你喜欢最好,不喜欢也无事,你养侧妃妾室通房去。
这话不算有错,历朝历代都这样,皇太后当时坐在中宫位置上,被这句话气得翻了个白眼,却也不至于为此跟先皇闹,毕竟,先皇再有宠幸的嫔妃,也十分顾念中宫的辛苦和威仪。
只是,他们谁也没想到,圣上会这般忽略中宫,独独宠虞贵妃。
倒不是虞贵妃比中宫更会讨圣上的欢心,而是她们两个本来就是性格喜好截然相反的两种人,人有喜恶,处不来就是处不来。
了解过圣上与中宫相处的细节,皇太后也就歇了那缓和的心思了,那就是白费劲!
因而,皇太后自然也不想再强扭西瓜了,蒋慕渊不喜欢柳家的,那就换个喜欢的呗,多大点事儿。
蒋慕渊得了这句承诺,心里也就有底了。
说完了这事儿,御医过来给皇太后请脉。
向嬷嬷引着人进来,蒋慕渊抬眸看去,来人并非是乌太医,而是夏太医,也就是夏易的父亲。
“乌大人昨夜染了风寒,今日就换下官来请平安脉。”夏太医道。
皇太后哈哈大笑:“他肯定贪杯了,要不然大夏天的夜里还能染了风寒?他爱吃酒的毛病改不了,还天天说哀家吃糖!”
第167章 来不来得及
夏太医闻言,尴尬极了,但还是认认真真给皇太后诊脉,写了脉案。
皇太后的身体都是一些老毛病了,毕竟年纪在这里,不可能无病无痛的。
夏太医关照了几句,便起身告退。
蒋慕渊也退出来,快走了几步,跟上了夏太医:“还有一些事情想请教大人。”
夏太医顿足。
蒋慕渊问起了洪水之后防疫病的事情。
夏太医理了理思绪,把想到的详详细细都说了一番,又道:“太医院也点派了人手,明日与徐侍郎等工部的大人们一道出发,梁院判领队,他经验丰富,应该能帮上小公爷的忙。”
蒋慕渊笑道:“防疫这一块,我心里没底,有梁院判同去,添了不少底气。”
夏太医忙拱手道:“小公爷不要这么说,您这个年纪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为圣上排忧解难,真是英雄出少年。下官说句厚颜的话,谁家养儿子,不想养个小公爷这样出众的呢!”
“夏大人这就抬举我了,”蒋慕渊笑着道,“府上几位公子,不也是自幼习医,颇有建树吗?我听说大公子如今在善德堂坐诊?”
提及长子,夏太医的眼中,多少也透出些许骄傲来,道:“下官今日是厚脸皮厚到底了,那几个儿子,只要他们能承继这衣钵,能潜心在医道上,能救苦救急于百姓,那总算也没辜负在祖师爷跟前磕的头。”
蒋慕渊颔首,又问:“小公子是跟着乌大人习医吧?”
夏太医微微拧眉,略一思量后,道:“不瞒小公爷,这小儿子是下官眼下最操心的。医者,要考量的不仅仅是医术,懂医理,不等于会看病。就像考官一样,能背得出墨义,能写得好策论的,不一定能当好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