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
玉荣摆摆手。
由得太医起身后。
谢过话,方落坐。
待太医落了坐,拿出脉案。
此刻,秋兰从太医手中接过了一条丝线。
丝线系于玉荣的腕间,然后,太医开始诊脉。
对于太医们的医术,玉荣是信任的。
不肖片刻。
诊脉结束。
太医的神色间,全是笑意。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娘娘身怀龙嗣,已经两月余的喜脉。”
太医这话一出来,真是让玉荣欢喜。
“好。”
玉荣一个好字出口。
她是真高兴的。
万万想不到,这些年了,她又怀上了孩子。
这一个孩子是玉荣正式册立皇后,怀上的一胎。
她当然是重视了的。
“秋兰,赏。”
玉荣吩咐了话。
秋兰听了玉荣的话,当然应了诺。
赏,自然不光是太医。
对于坤宁宫的所有宫人们。
玉荣也是发了话,人人皆有赏。每一个宫人,皆赏了两个月的例钱。
至于报喜儿的宫人。
这会子,有的是小黄门乐意这等美差。
去报了信儿。
乾清宫、寿康宫,不掬哪一宫,都会给了打赏。
乾清宫。
正统帝得了消息,知道玉荣怀上皇嗣时。
正统帝非常高兴。
“皇后有喜,此事大善。”
对于皇后怀上了,正统帝是非常开心的。
想一想,后妃四人皆孕。
这在正统帝看来,就是多子多福。
正统帝得了好消息。
自然乐得赐了不少的好物件,那是差李公公亲自去坤宁宫送了赏。
至于正统帝本人?
这政务肯定要帝王揽起来。
毕竟,皇后要养胎。
三个月未坐稳前,正统帝觉得他多受些累。万万不敢累着了皇后腹中的皇嗣。
对于孩子,正统帝是稀罕的。
寿康宫。
皇太后也是吩咐了武嬷嬷,亲自去坤宁宫送了贺喜的礼。
“皇后倒是喜事临门。”
皇太后的眼中,倒是有些羡慕了。
在后宫这些年。
瞧着皇太后也算人生赢家。
从宫妃到太后,多少女人一辈子都羡慕了这等富贵。
可皇太后呢?
她是羡慕了皇后耿氏,觉得耿氏这般就是福气大。
“哀家当年果然没瞧错,皇后是一个有福之人。”
皇太后是这般觉得。
说话时,也是见了真诚。
“皇后娘娘入了太后娘娘的眼缘,肯定是你们儿是一对命中注定的婆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武嬷嬷捡了好话讲。
“哈哈哈……”
皇太后笑了。
难得的,是放开了声音的笑。
等笑后,皇太后的神色间,还是有愉快的情绪。
“皇后有福气,也是皇后明事非,懂取舍。”
皇太后想起了往事。
皇太后说道:“后宫的嫔妃,能侍候了天子的,哪一个没些福份?就是在明事非上,不是人人拧得清楚。也不是人人懂是了取舍,知道福份有限,不可多占了,会折了功德。”
皇太后当年在太宗朝的后宫里。
也不是多出彩的。
她能上位也是她有自知之明。
同样的,皇后能上位,皇太后也看得明白。
这占了天时,占了地利,更占了人和。
哪一样,都有了。
皇后会上位,这就是合数使然。
“太后娘娘的话在理儿。”
武嬷嬷自然同意了皇太后的话。
在武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