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才‘爬起来’,结果媒人不做人,当头一个沈花儿给他扔过去。
这日子还咋过?
不得被沈花儿‘砸’死?
蔡老太皱眉:“就没人跟他说过花儿是啥样?”
“咋没人说过,你家花儿的大名不用人特意扬,谁稍微一打听不知道?”
王春花凑近蔡老太,放轻声音:“可架不住小伙子看上了啊。”
“也能理解,你家花儿长得不差,以前还不咋下地干活儿,养的比那城里女知青还白净点。”
“小伙子打这老些年光棍,一开始看皮相被迷了眼也正常。”
“可这过日子啊,哪是靠着脸过的,等着吧,娶回去就知道厉害了,反正说句不怕你不高兴的话,咱村里私底下没人看好这一对儿。”
罗荷花点头:“是,我昨天还听胡老太在那儿偷摸跟
人嚼舌根子呢。”
“说长久不了,之所以相完亲没两天就结婚,就是沈大海和朱秀芬怕人家反悔,想赶紧给人摁住咯。”
胡老太的话听听也就算了,狗嘴里从来吐不出象牙。
可村里人不看好这门亲倒是真的。
无他,实在是沈花儿的奸懒馋滑太过深入人心。
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在村里长辈的心里,沈花儿就不是个能安生过日子的人。
不然咋可能这么大岁数,村里一家上门说亲的都没有。
没人看好。
可虽然不看好,嘴上该祝福的还得祝福。
第二天一大早,沈家院里就热闹起来了,甭管背地里咋笑话,当着沈家人的面,那一个个好话一箩筐一箩筐地说。
不像李爱兰结婚那天,她一个人在大杨村没个娘家在近前。
和知青点里的人关系也不好,所以结婚当天上午的那一顿‘娘家席’就省了。
也没人特意上知青点‘祝福’她去。
沈花儿不一样,沈花儿是有娘家的,且嫁的还是隔壁生产队,算是嫁得不远。
所以上午的娘家席就得办好咯,不然容易挨村里人说道,传到隔壁也不好听。
本来村里人就笑话沈大海和朱秀芬这么急着嫁闺女就是想把女婿摁住怕让女婿跑了。
且有嘴都解释不清呢,要是连娘家席都不开,直接让女婿把人接回婆家。
那俩人嫁女儿就真成村里的笑话了。
赶人都没这么赶的。
也因为这,沈大海今个儿还真是下了血本
的想给闺女做脸。
之前想给沈花儿看病借的钱,现在还了一半,剩下一半全拿出来办席了。
拼了老命也想给闺女嫁好了。
就连沈花儿今天穿的衣服,都是朱秀芬好说歹说磨着家里有缝纫机的给沈花儿新做的。
这个倒不是为了堵村里人的嘴。
而是他们当爹娘的,咋可能不了解自己闺女。
花儿心气儿高,人也好面子,爱美。
他们再没有能力,也想让闺女按照她盼望的那样,风光的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