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
大过年的让太后这么骂,秦氏羞愤欲死,却还得硬着头皮恭敬领旨。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过一夜,这事儿就传遍京城,秦氏俨然成了京城高门圈子里的一个笑话。
她那张嘴早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只是过去后宫里王太后和周皇后都不爱管事儿,冯贵妃风头无两,没人愿意当那个出头鸟,去触冯家的霉头而已。
如今太后发了声,年关上头本就是外命妇为数不多可以递牌子进宫的机会,趁着这股东风,一众受过秦氏排揎的外命妇第二天一早就进宫去纷纷告状。
而王氏也终于知道为啥她那老姐姐信誓旦旦地说她来帮着骂秦氏,秦氏肯定不敢还嘴了!
乖乖!老太后啊,天底下最大的皇帝都是她生的,那可不是她骂谁谁都不敢还嘴!
…………
后头秦氏告病,冯源进宫,想以秦氏的年纪为由,和正元帝求个恩典,让太后再出懿旨抚慰一下自家母亲,也挽回一下自己母亲的名声。
正元帝却表现得比他还急,已经将那些外命妇说的内容都让人整理出来,都摆到冯源面前,还苦着脸道:“阿源来的正好,朕正想着帮老夫人挽回声誉。只是老夫人怎么得罪这样多的人,叫朕实在难做!”
冯源看着那些张狂到没边的话,一时间都愣住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些话是出自自己母亲的口中。
“一定也有添油加醋的地方,阿源不必这般。”正元帝在他看过后就让人烧掉了那些书信,又拍着他的肩膀道:“你是开国功臣,老夫人更是贵妃的母亲,朕也不相信皇子公主会有那样的外祖母。”
冯源哪里还敢求情,想着不再加重责罚就是好的了,连忙感激涕零地跪下谢恩。
一个年就这样过完,有人欢喜有人忧。
正元帝自然属于欢喜的那个,鲁国公府抖的实在过头,太后出面,母子俩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总算是让冯家有了自知之明,连冯贵妃都消停了不少——没再出现他去看望周皇后的时候,冯贵妃故意横插一脚,借着儿女的名义强行请他移驾永和宫的事儿。
而更让他欢喜的,自然就是顾野的身世证据都搜集完整,全部递送到了龙案之上。
他的大儿子,终于要名正言顺地认祖归宗了!
第87章
正元帝让人搜集的证据分成几部分, 一部分自然是远洋船行的人的口供,几个对顾野有印象的人都被押解上京。
另一部分,则是寒山镇上的码头摊贩的供词, 还根据他们的描述, 把当时三四岁大的顾野的画像画了出来,作证的摊贩都签字画押。表明他们不是信口开河, 是要承担责任的。
现在的顾野和走失时画像上的样貌差别颇大,但若是中间放上一副三四岁时的画像, 那就完美的衔接起来了, 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人。
最后一部分, 自然就是顾茵和王氏婆媳当年在寒山镇上辛苦谋生的证据。这一部分不是给别人看的, 是正元帝自己看的。
收养顾野的若是其他人,如鲁国公冯源这样的人家, 正元帝要把人猜疑死。
但是搁武家,武家父子俩的为人正元帝是相信的,尤其当年这父子俩以为王氏他们没了, 一个在重伤之际,惊闻噩耗而中风, 差点没了性命, 苟全性命后则成了残废之人, 之前正元帝派去的御医都说武重心志消沉, 怕是没几个年头可活。另一个则消沉落寞了好几年, 从昔日意气风发的将领变成了后来沉默寡言的模样。
父子俩的惨样还历历在目, 要是武家父子能有这份心计, 一演就是好几年。
这份心计去筹划什么不成?现在的皇位都轮不到正元帝来坐。
而且如果真是他们都这样有心计,会顾野上京之后放他乱走吗?
就算真放他乱走,那他们不知道给他改个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