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罢,老夫人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府里人都,哥儿姐儿众多,往日里相处间生了些嫌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小打小闹不打紧,却万万不能伤了根本!”
那日,老夫人如此兴师动众的责罚卫臻二人,不过是为了给她们二人上一堂课罢了,老夫人未曾亲自解释化解两姐妹之间的嫌隙,也不曾说教哪些大道理,强行灌输给卫臻卫姮二人,甚至压根不管她们两个小豆丁听懂了不曾,不过,如此言传身教的教导,某些理念,某些道理自打儿时起,便不自觉的印在了脑海中,融入到了骨血中。
这些道理,皆是上辈子的卫臻不曾听说过的。
所以上辈子她任性妄为,蔑伦悖理,最终落得孤身一人,惨死一局的下场。
重活一世,才渐渐懂得了某些道理,尽管内里的卫臻已是个二十又二的大人了,可是,在某种事情上,她又何尝不是懵懵懂懂,又何尝不是个五岁的小娃娃呢?
那日,两人受罚遭了罪,又因实在起得太早,早早便挨不住了,老夫人话音将落,只见对面两个小的拉拢着眼皮子,已是开始迷迷糊糊、昏昏沉沉了。
老夫人大手一挥,命人将两个小的抱到里屋睡了一觉,一直睡到了午膳时分,才各自由各房的妈妈抱着回了自个的屋。
三日后,大房、二房、三房的家眷悉数到了,府里一时热闹了起来。
第33章
那是卫臻印象中出生这五年以来,整个卫家所有人打头一回人员全部归位到齐了。
往年大老爷外放任职, 最是繁忙, 还是卫臻尚且在肚子里那年时回过元陵城探望过二老, 大太太郝氏倒是回过两回, 不过卫臻年纪尚小,记得并不十分清明, 彼时对其印象不深。
至于二房三房亦是各有各的难处, 二房杜氏两年前肚子里闷死了一个六个月大的娃娃,至此身子每况愈下,一直不见好, 因怕二老操心,一直设法瞒着二老, 直到此番老太爷病逝, 实在没法拖了,便拖着残败的身子回了元陵一趟, 这才知道原来身子已是油尽灯枯, 快要不行了。
三房本就是个庶出, 三太太沈氏多年未孕, 一直没脸面见二老,后来好不容易生了个四岁的十一娘子, 奈何十一娘子身子羸弱不堪, 是个常年的药罐子,沈氏日日寸步不离的照看着,亦是多年未曾返乡, 如今,底下的娃娃们大的大了,各房该生的也生了,赶上老太爷病逝这桩天大的事儿,便悉数赶了回来。
回来那日因为人数着实过多,尽管轻车上路,还是将整个卫家大门都给堵了,回来未见片刻歇息,除了三房的十一娘子被抱去歇着,其余一群黑压压的人无论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全都一股脑的赶去了祠堂给老太爷上香叩拜。
祠堂里黑压压的跪满了人,前头是五位老爷,五位太太们,后头密密麻麻跟着跪着十几位哥儿姐儿,从大房的大哥儿到四房三岁不到的十三哥儿,中间还夹着奶妈婆子,全都挨挨挤挤的跪在了祠堂中央。
上辈子卫臻病了许久,此番这般大的动静也未曾露面,她上辈子被拘在那小小的秋水筑东厢房里给彻底拘坏了,而这一辈子是被秦妈妈抱着打从荣安堂一路光明正大的去往祠堂的,见卫臻身子还十分羸弱,又温温吞吞地,为了表示卫臻的孝顺与忠心,卫臻甚至是被秦妈妈摁着小脑袋在老太爷的牌位下第一个磕下头的。
整个祠堂传来此起彼伏的哭喊声及阵阵悲鸣,其中哭得最内敛而悲痛的要数嫡出的二老爷,最声势浩大又虚情假意的要数三老爷与五老爷,三老爷是庶出,在家里向来得不到多少重视,与老太爷关系疏远,又相聚两地分隔多年,感情算是其中最为薄弱的,哭不出来也是正理,偏生三老爷是个左右逢源的,眼泪没落几滴,那嗓门却足以震动整个祠堂。
至于五老爷,倒也不算多么虚情假意,实在是老太爷过世已有多日,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