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进屋,转手关上了门。
看着面前一身白色僧衣的和尚,温仲宣一愣:“这位师……”
“木香去皇城司了。八娘想知道什么,尽可以问贫僧。”
是拾鸦。
温鸾顾不上去问他为什么会出现在附近,只想到信上说的内容,稳了稳声音一字一顿地问道:“火药……这么容易得到?”
拾鸦双手合十,行礼:“阿弥陀佛,此等杀器便是皇城司也不可多得。禁军手中也有部分,进出都有记录,所以整个永安城中,火药的数量实在不多。至于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朝廷有意管束火药,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利用此物来谋事。这么一来,除了官府军营,寻常人想要搞到火药,分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想要制造火药,就少不了硝石,但历年来乐翔镇都没有出产过硝石矿的消息。”
拾鸦一贯云游,天南地北无所不去,又是皇城司的人,自然会有意打探一些旁人不会去留意的消息。
他这样说,温鸾自然信他。
“那些乱民手里的火药又是怎么回事?”温仲宣脱口而出,见拾鸦沉默不语,丢下手中信件,音调不由拔高,“如果火药真的被朝廷这么严格地管控着,怎么还会……”
“小温大人。”拾鸦站着不动,“贫僧知道,小温大人和八娘一样,都在担心远在金州的顾大人,但乱民手中为何会有火药,贫僧不知。起码乐翔镇是不出产硝石的。”
“那岭南呢?”
拾鸦霍地抬头。
温鸾眼眶发红,泪珠牢牢绷在里面:“乐翔镇不产硝石,那岭南有没有?聚集在乐翔镇的乱民,如果没有人在背后供给,我不信他们当真能一路风驰电掣地向北打。”
如果说是因为天灾人祸,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有人起义叛乱,她都觉得可以理解。
但今年,最大的天灾只是南方的雨,这些与乐翔镇无关。
至于人祸,那附近就是禹王的封地。
拾鸦不语。温鸾的状况看着不对,温仲宣忙起身去握她的手。
冷得像冰。
“岭南有!”
木香直奔进门,脚步匆促地扑倒在温鸾跟前:“八娘!我们查到了,岭南藏了一处硝石矿!”
那是很大的一处硝石矿,皇城司的察子用了五六年的时间,终于混进其中,打探到了消息,又花了一年,才将消息送回。如果不是这样,谁都不知岭南竟还藏了一处硝石矿,且已经开采了数年,每年的产量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足以……让禹王利用制作的火药谋事了。
温仲宣闻言一惊:“是禹王?这消息,你们正使大人可有告知圣上?”
“已经禀报了。”
“这就好。这就好。”
温仲宣接连说了两声,随即去看温鸾:“好了,八娘,没事了。圣上知道了消息,一定会有办法处置的。”
他随后又道,“知道四叔那里,却不知能支撑多久。他信里说,金州的粮草还能支撑两三个月,可一旦打起来,这些只会消耗飞快。粮草、兵马……都是问题。”
粮草、兵马?
温鸾霍地站起身,一拉阿兄,道:“阿兄,我能帮上忙了,我能帮上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