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第354章 没有硝烟的纷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4章 没有硝烟的纷争(2 / 3)

王室直接对其进行统治。关于这一点,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最后,富兰克林满怀渴望地总结道:“那样的话,我就能继续我的使命了。”

认为英国的那些大臣会干涉领主宪章或支持殖民地的民主运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实在是太天真的事情了。那么为什么富兰克林会提出这样一个欠妥的方法,将宾夕法尼亚变成皇家殖民地呢?原因之一就是富兰克林对佩恩家族的憎恨使其丧失了理智。对于耶鲁大学的历史学家埃德蒙德·摩根来说,富兰克林这种“政治盲目”令人惊讶,甚至有点儿不可理喻。“富兰克林对领主特权的过于关注——姑且不说是沉迷,使其变得愚钝、看不清形势、分辨不出政治的对与错。”摩根写道。

然而,富兰克林如此行事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其对日益庞大的英帝国的狂热,至少部分源自于此。“1760~1764年的富兰克林是一个狂热的、公开的保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预见到帝国即将分崩离析这一事实。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很多所谓的惊讶、困惑、甚至谜团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是布朗大学教授戈登·伍德解释道。

实际上不仅是领主,大部分的英国大臣也都认为殖民地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应处于附庸地位。相较于富兰克林,北美殖民地的那些人更早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议会中的同盟们仍然认可了他的观点,显然这群人缺少这位民主斗士的抗争精神,并认为富兰克林的观点是过分激进的。这样的观点对于一个东方人来说显然是不可理喻的,尤其当某些后世的学者们也提出相似看法的时候。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富兰克里的那些盟友们依然为他争取到了一条非常符合他自身喜好的道路。他们同意富兰克林继续留在伦敦与领主斗争。

实际上,富兰克林本身也不想离开伦敦。因此,他就从三个方面对领主发起了攻击。

第一个方面是佩恩家族与印第安人的关系。富兰克林长久以来一直对印第安人深表同情,特别是那些自认为受到佩恩欺骗而丧失了土地的特拉华人。1758年秋,富兰克林代表特拉华人向枢密院陈情。文中,他再次使用了那个曾经用来形容佩恩家族的“劣等骑师”的表达方式。富兰克林写道,佩恩家族“利用这种卑劣的骑术”拓展自己的领地,却“严重损害了印第安人对全体英国人的印象”。虽然最终没有取得什么结果,但富兰克林却通过将此文公之于众,在舆论上占得先机,引发了枢密院对佩恩家族统治方式的质疑。

第二个方面是利用宾夕法尼亚议会在威廉·史密斯诽谤案上的胜诉。史密斯是费城学院的院长,后来成为了富兰克林的政治对手。富兰克林将此案扩大到关于殖民地议会权力的斗争。费迪南德·帕里斯曾代表史密斯质疑“宾夕法尼亚议会并不是真正的议会,也不具有英国众议院般的权力”。相对保守的大英帝国书名院将会在几个月之后的1759年6月,做出不利于富兰克林的判决。判决指出,宾夕法尼亚议会已经休会,而新一届议会尚未选出,因此目前,议会无事可做。更为不祥的是,判决还指出北美殖民地的“次等议会不具备众议院般的权力与特权”。

富兰克林在第三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则大得多,那就是关于总督威廉·丹尼一事。威廉数次违反领主的指令,批准对领主财产征税的法案。领主则掌握了一些证据,声称丹尼受贿,不仅将其召回,更是向枢密院提出废除相关法案。

最初,贸易委员会提出的建议是对富兰克林和议会不利的。但是当枢密院听完富兰克林的陈情后,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枢密院的顾问之一,曼斯菲尔德勋爵示意富兰克林同他一道走进秘书办公室,而律师还在外面辩论。他问道,法案的执行是否真的不会让领主的财产遭受损失?

“当然。”富兰克林回答道。

“那么,”曼斯菲尔德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