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我为红楼来>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操大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操大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2 / 6)

和王家就不要叫了,我看到那三个蠢娘们就烦,这些卑贱肮脏的妇人不配踏入我宁国府的大门,以免败坏了我的好心情。”

“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已经成为过去式,自打王子腾暴毙后,王家便如同薛家一样名存实亡了,对于一个胸怀抱负,立志恢复祖上荣光的男子来说,后继无人是最可悲的事情之一,王礼继承了王子腾的衣钵,却没有继承他的野心和手段,用草包窝囊废来形容都是抬举他了。

王礼刚到兵部习学没有几天就因为收取贿赂,包揽诉讼而被停职,后又被家中奴仆告发他和王子腾留下来的爱妾乱伦,欺辱兄弟姐妹,并且口出不忠之言,说“我父亲为朝廷立下那么大的功劳,皇帝老子却只给个兵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的追封就打发了,赏的那一万两银子还不够我一个月的花销,那贾瑜只靠拍马屁就能封伯封官,真是又小气又不识人,这样苛待有功之臣,也不怕下面人举兵造反。”

但凡脑子没有被驴踢,被门夹,都不会说出这种让九族埋十里地的话,景文帝接到检举后大发雷霆,当即命北镇抚司将王礼抓捕归案,当天便以诽谤君父的罪名,在菜市口将他腰斩处死,若不是兵部尚书齐通念王子腾也曾尽心辅佐自己的份上极力劝谏,王家一门老小估计都保不住,景文帝犹不解气,下旨收回王家所有的田产,自此以后,王家彻底没落,以他家族中那些只会仗着先祖名义混吃等死,没有丝毫进取心的废物,根本担负不起振兴家族的大任,最重要的是他家失去了本来就没有多少的圣眷,也不知道在黄泉下的王子腾见到王礼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至于薛家,同样寄人篱下,是有点小钱,但远远到不了富可敌国的程度,况且她们娘三个孤儿寡母的,若没有人庇护,以薛大脑袋混不吝的性子,被别人坑害到家破人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她们需要一条可供依附的大腿,贾瑜就是这条大腿,并且非常的粗壮有力,历久弥新。

可笑薛姨妈一直认为贾瑜纳薛宝钗做妾,是在觊觎和算计她们家的资产,殊不知宁国府并不缺银子用,虽然贾瑜有些大手大脚,挥霍无度,但账面上还趴着五十多万两银子和一大堆贵重物品,外面还有二十五个收益不错的商铺和田庄,每年的俸禄和“年终奖”加起来少说也有三五万两,更别提林黛玉手里还有一笔鲜为人知的巨款,足够他们锦衣玉食一辈子了。

况且贾瑜身负陶朱之道,除了蜂窝煤,还有很多东西可以造,凭他的权势和名声,分分钟赚的盆满钵满,比如说在后世随处可见,在当下却比较稀缺的玻璃制品,他要是愿意,不费太多力气就能从石英砂中把结晶提取出来,还比如高度数白酒、望远镜、青霉素和大蒜素,别人连火车和蒸汽轮船都能造,只要他倾尽心血,刻苦钻研,总会有个如愿以偿的结果。

另外,做为“贾体”、“瘦金体”和“花间词”的开山鼻祖,“闺怨词”的领军人物,他的一首新词或者一幅墨宝在市面上洛阳纸贵,能卖到天价,毕竟他是景文帝都叹为观止,盖章认定的“诗词大家”和“书法大家”,这两个享誉天下,威震文坛的名号不是徒有其表,而是名副其实的。

现在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天下文才一石,贾仲卿独占九斗,余者共分一斗”,尽管无数文人士子痛斥他是毫无文人风骨和节操的天子爪牙,媚上欺下的佞乱之臣,特别是那些被朝廷勒令到乡镇去支教的秀才,早已在私底下把他的祖宗十八代全部亲切的问候了十遍百遍,但他们依然难道真香定律,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实际上却比哪个都诚实,写的是他所创的字体,填的是他所创的词牌名,确实好笑。

举两个生动的例子,其一,有一批人天天在宁国府外面晃悠,他们不打拜贾瑜为师或者自荐做门客的主意,因为自知高攀不起,他们把目标对准那些出门倒垃圾的下人身上,但凡发现垃圾中有类似纸张之类的物品,他们便会如同看到腐肉的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