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提前入了学。
小家伙可高兴了,又背着书包唱起了“蹦蹦跳跳上学去”。
本来,她和抒文商量着,想等春娃大一点再去上学。
可春娃在托儿所里,个子高,长得又瓷实,即便脸上涂了黄粉也遮不住了。
托儿所的张老师,背着其他人,不止一次问他,“叶俊宁,你跟老师说说,肚
子饿不饿啊?今儿都吃了啥啊?……”
春娃记着娘的叮嘱,自然不敢说实话。
可天一热,穿得少了。
小胳膊就露了出来,白生生的,直晃人眼。
张老师早就发现了。
如果不是看到她脸色发青,蜡黄蜡黄的,恐怕早就向上面反映了。
因为这个,她决定让春娃提前一年上学。
春娃五岁半了,在班里能跟得上就成。
他自小受到冬娃的影响,对学习也挺感兴趣的。还嗷嗷着,要像大舅舅、二舅
舅、三舅舅和小舅舅那样考大学。
可惜,等他高中毕业时,大学已经停止招生了。
她和抒文的计划,是想让他报考文艺兵。
现在,早一年上学也好。
年龄小,机会会更多一些。
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年底,徐甜甜看着东屋里的瓶瓶罐罐,盘算着剩下的东西还能吃多久?
她想,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下一年,会有所好转。
而他们一家,终于平平安安地度过了这段艰难岁月。
第97章
时间进入了一九六一年。
各地的农业生产, 在逐步恢复中。
徐甜甜从报纸上看到,上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予以了纠正。
从去年十一月开始,一场自上而下的“纠风”运动拉开了序幕。彻底纠正“共产
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
章家爹也来信说,公社里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被集中起来, 学习文件精神。
社员们的自留地已经归还了, 村里的面貌也发生的变化。
纠风之后, 镇上也下放了一批人员, 回到村里从事劳动生产。臃肿的办事机构
精简下来了, 种地的多了, 社员们的怨言也少了许多。
三、四月里, 又一个春荒来临了。
城乡居民们再次勒紧了腰带,咬紧牙关挺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