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叶俊宁是个大嗓门,想让他领唱。
还问她,除了唱歌之外,叶俊宁还有没有其他特长?
她一听,就摇了摇头。
关于春娃学钢琴的事情,她特地叮嘱过,去了托儿所不要乱说。
这种奢侈品太引人注目,稍有不慎就会惹出事来。
公爹那边已经够谨慎的了,他们这边也得注意一些。
听抒文说,爹跟他提过几次,到了六十岁就打算退休,局里实在是太复杂了。
她想,这几年还好。
距离大运动开始还有个缓冲期,倒不用那么着急。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十月下旬,徐甜甜销了产假,回到门店里上班。
这时候,她身体已基本上恢复了。
娘在家里带着妞妞。爹已经调到省店工作了,平日里也住在这边。公爹和婆婆
时不时地跑过来看看,和爹娘也能说到一块去。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相处得还算和睦。
而她制定的“营养计划”继续落实开来。
趁着星期天,抒文和启康跑到郊区买了一批竹竿子和透明塑料布,还有几卷麦
秸草帘子,准备做塑料大棚。
他们按照她的指导,对着草图忙乎开来。
先用几根木棍搭好架子,再把竹竿一根一根弯下来,用木棍撑着,再用麻绳绑
好固定住。接着,在上面蒙上一层透明塑料布,留好门。再把那几卷草帘子挂在一
端,卷起来。
这样,塑料大棚就做好了。
叶茂才见了啧啧称奇,把孩子们都夸了一通。
徐永泰听了,呵呵直笑。
今年冬天,一家人就有青菜吃了。
几个人忙完了这边,接着就收拾大宅那边。
直到十一月上旬,两边的塑料大棚才算搭好了。
菜种子也播下去了,就等着出苗苗呢。
这时候,已是初冬时节。
军区后勤处派人过来,把那台节能炉又给挪进了堂屋里。
清扫了烟囱之后,还给安装好了。
这个冬天,又是暖洋洋的。
光想一想,就觉得舒坦。
星期天,志和带着江红英过来串门。
见到那炉子,也是稀罕得不行。
瞧瞧,即便炉灶口封着,那水箱里的水也是热乎乎的,用起来很方便。
还有这屋里也很暖和,穿着毛衣就行。
江红英说,“志和,咱单位条件这么好,也得给大家弄一台……”还说,回去后就
跟她爹反映一下。
“唔……红英,这事回去之后再说吧?”当着众人的面,志和没好意思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