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两皇之战’之名的由来,那后来呢?后来这场战争到底是谁打赢了呢?”崔长安迫不及待的问道。
孙师傅听了崔长安的话,哈哈大笑说道:“傻小子,那最后当然是还是大周国获得胜利了啊。你想想看,大魏国当时发动的是灭国战争,那要是大魏国赢了,那大周国现在也早就不存在了啊,可是你看那大周国现在还不是在那里好好的嘛,是不是这个理儿?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呢,确实是大周国粉碎了大魏国的攻势,迫使大魏国狼狈的撤军,同时在这场大战中,大周国的将士还让大魏国的皇帝受了箭伤。后来当大魏国皇帝返回大魏国国都之后不久就突然驾崩了,有人说他死于重伤不治,也有人说是因为大魏国皇帝,因为他自己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计策毁于一旦,功亏一篑,而使他心力交瘁,所以最终郁郁而终。不管大魏国皇帝驾崩事情的真相到底为何,但从此大周国与大魏国两国便结下了血海深仇。虽然在‘两皇之战’其后的十五年来,大周国与大魏国两大帝国再也没有发生大的流血冲突,但是据我估计,将来要不了多久,两大帝国迟早还将必有一场惊天的大战,到那时也必定是生死存亡之战。但其实按我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这场战争大家是半斤八两,各有损伤的。”
“哦,这到底又是为何?”崔长安对孙师傅说的话,有些不太理解,于是继续追问道。
“这‘两皇之战’的结果看似是大周国大获全胜,你以为是靠大周国的军力碾压的结果,但事上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孙师傅说到这里,不由自主的顿了一顿。
“哦,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大的隐情?”
“那是自然的,本来大周国三十万人马对战大魏国五十万人马,大周国本就在军队人数上处于劣势,而且这大魏国皇帝处心积虑已久,可以说他绝对是有备而来的,如果不是在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什么大的意外,那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大周国一定是必败无疑的。”
“那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变故啊?哎呀,真是急死人了,孙师傅你倒是快点说啊!”很显然,此时的崔长安已经被孙师傅调足了胃口。
“这个意外就是,在大周国即将必败无疑之际,大周国突然有一支奇兵,连破七阵,突袭了大魏国皇帝本阵,导致大魏国皇帝身受重伤。之后因为大魏国皇帝突然受了重伤,接着从而导致大魏国军队战斗意识崩溃,士气低落,所以大魏国这才不得不狼狈撤离。”
“啊!这到底是大周国的哪一支军队,竟是如此的神勇?”
“这支连破七阵,突袭了大魏国皇帝本阵,导致大魏国皇帝身受重伤的奇兵就是,由镇北候长子崔破虏统领的,镇北候麾下的四万大军!”
“可是他们只有四万人,那他们又是如何在大魏国五十万大军的包围下,连破七阵,然后重伤大魏国皇帝呢?”
“你可千万不要小看了,由镇北候长子崔破虏统领的,镇北候麾下的这四万大军!”
“这是为何?”
“因为镇北候的长子崔破虏,虽然那时的他只是一名刚刚年满二十岁的小将,但是他不仅武艺高强,英勇无畏,而且用兵如神,可以说是大周国这近百年来,最了不起的军事天才,不敢说后无来者,但一定是前无古人!而且他麾下的三万天狼骑乃是北域边疆的精锐,这些天狼骑他们常年和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厮杀,所以个个身经百战,英勇无畏。”
“咦,孙师傅那你这可是算的不对啊!你刚才不是说镇北候长子崔破虏统领的,是镇北候麾下的四万大军嘛,怎么现在突然就变成三万人了,还有这一万人马究竟到哪里去了?”
“哎呦,不错哦,你小子的思维很是敏捷嘛!不错,我刚才说的的确确就是镇北候长子崔破虏,统领的是镇北候麾下的四万大军,但这四万大军却不全都是天狼骑,这四万大军中其实只有三万人是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