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节日已经不过了,其中就包括腊八节,她完全没有印象,听村里人说起这事时还一头雾水,又不好意思打听,以免显得自己太白痴。
等回家后问了陆奕,才明白过来,腊八节做的腊八粥实际上就是“八宝粥”嘛,超市里有卖,都是听装的,一次喝一听刚刚好,她还挺喜欢喝的,家里囤了不少,以前没少喝。
不过在这里,腊八粥只有腊八这天才能做喝,还得在腊八这天早上,太阳升起来之前就要熬好。
陆奕可能也猜到她不清楚这些,默默地把材料准备齐全,就等腊八节这天开煮。
到了腊八这天,天没亮,姜晓还在酣睡,陆奕便悄悄起床,到厨房里把昨晚泡好的材料洗净,倒入锅中一通熬,煮得软烂后,加入白糖,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村里关系好的人家还会互相交换自家做的腊八粥,家里收到的粥多,说明你家人缘好。姜晓家除了陆家和跟他们交好的几家没有送粥来外,村里别的人家都送了来,虽然每户只是小小的一碗,也算是大家的心意。
相应的,姜晓也把自家熬的腊八粥,盛给到家里来送粥的村民。
村里人还特别不好意思,觉得自家占了他们便宜,因为就没哪家像他们家材料这么齐,熬出来这么浓稠,这么好吃。
见姜晓给他们舀粥,都红着脸,一个劲推辞,让她有点意思就行。
“姜知青,不用这么多,你看看你家的粥多稠,啥都有,又浓又香,哪像我们这几家的,比清水强不了多少,人影都能照出来。”
“是啊,我都想端回去了,真不能跟你们比。”
“对,我们尝个味儿就行,你别舀了,你再舀我们可就走了。”
在大家的坚持下,每家人只盛了一小勺粥,还对着姜晓不住道谢。
姜晓看着她们说笑着离去的背影感叹,青山村的村民真的是朴实又善良,忠厚又大方啊!
这么好的人,不应该再过这么苦的日子,应该想法子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以后能在腊八节时,熬上材料齐全,浓稠香甜的腊八粥,底气十足,大大方方地端着到处送。
随着来送粥的村民越来越多,装粥的碗也换成了盆,于是,腊八这天,姜晓和陆奕吃了一整天的腊八粥,幸好陆奕饭量大,要不然可能第二天还得吃,虽然味儿不错,甜眯眯地,可要是连吃两天还是有点受不了。
除了腊八粥,腊月里还要蒸年糕、粘豆包,姜晓以前也没有做过,便跟着陈嫂做了不少,蒸熟后放在屋外冻上后,全放在装吃食的大缸里,要吃时拿出来,在锅里热透了就可以了。
整个腊月,村里就弥漫着蒸年糕和蒸粘豆包的香气,闻着就醉人。
在大家的期盼中,春节越来越近,虽然天冷,村里的人家还是邀约着坐上队里的驴车,去龙昌镇采买年货,这里东西虽然不凤翔镇丰富,但是因为距离近,大冬天的,可以少受点冻。
队里的驴车现在也装上了车篷,稍微能挡住刺骨的寒风,要不然这个天吹一圈回来,人都冻成冰棍了。
不过现在坐驴车,一人得交五分钱的车费,毕竟这么冷的天,没道理让赶车师傅白忙活,而且这师傅是村里的五保户,辛苦跑上一趟,也让他能挣点钱过节用。
因为去的多是大娘媳妇,陆奕挤在里面不方便,只有姜晓跟着去了一趟。
不过因为要给五分钱的车费,很多人家都舍不得花这钱,都是听说哪家人要去镇上,托着买点东西回来。
这次陈嫂就听姜晓说想去镇上,让她帮着带年货,她买的东西也不多,就是一些瓜子花生的炒货,外加红纸,用来写春联福字,一点不占地方,姜晓自然满口答应。
她自己也打算买这些东西,去年原主在,根本没心思和陆奕过日子,当然也没想到要贴什么福字挂什么春联,院门光秃秃的,今年姜晓打算买了红纸自己来写,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