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杨玄璬说道:“贺老,既然有客,我这便告辞了,那件事。。。”
“孩子们都还小,不急!”贺博士笑着点了点头,看着二人离去,院中王世川和李嗣升却仍旧呆呆看着门外,不由好笑道:“走啦,你俩还要看到何时?”
二人方醒过神来,殷勤得一边一个搀扶着贺博士朝屋内走去,待坐下又恭敬奉了茶,王世川才开口道:“老师,他们是哪家的?怎么之前从未见过?”
李嗣升在一边附和着点头,“我也没见过,谁家的姑娘?”
贺知章却是神色一冷,指着他俩骂道:“为师如何教导你们,都忘了不成?生出如此鄙吝之心,贸然打听女子名姓,可是君子所为?”
王世川和李嗣升对视一眼,心中生出悔意,垂首不语,想着说些什么才能让贺博士消气,却听他继续说道:“杨玄璬为弘农杨氏之后,也算是名门望族,虽说如今不过七品士曹参军,官职卑微,可人却极有风骨,万不可小瞧了他,玉奴是他内侄女,父母早亡,如今寄居在杨家!”
打听未出阁的女子于理不合,贺知章也不是迂腐之人,自己若是不解惑,谁知道这两小子会出什么馊主意,若是打听出麻烦来,反而是坏了人家姑娘名声。
王世川却是心中大骇,不怪他想象力丰富,姓杨,华阴世家,被唤作玉奴,难道那个少女就是杨玉环不成?
这么一个美丽的姑娘先是嫁给李清那个家伙,后又入宫做自己公公的妃子,最后惨死马嵬坡,王世川心中顿觉遗憾和伤怀。
可是这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王世川在看到贺知章书案上的信件时便将注意力转了回来。
“张公和子寿倒是记挂你,诺,拿去。”贺知章见此,笑着把信件递了过去。
张九龄在张说离朝后始终耿耿于怀,年初又以“封章直言,不协时宰”而招致了姚崇不满,索性自己主动去官,回了岭南去。
李嗣升挤到王世川身旁,伸长了脖子看着信纸展开。
“子寿已开始修建古道了,若是能修成,必是大功一件!”贺知章捋着胡子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张九龄回岭南后,对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的险阻深觉为难,便向皇帝请奏开大庾岭之路。
皇帝看到奏报,召了姚崇、户部、工部并几个皇子一同商议,姚崇自是反对,打着“劳民伤财”的旗号不做允准。
殊不知,早在玄宗收到奏报前,张九龄的私信已是到了贺宅,王世川他们早已做好了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