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葆光> 第五十七回:农家人不懂做细账,琐碎事难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回:农家人不懂做细账,琐碎事难得…(2 / 6)

、财物的工作按部就班进行着。要从没收地主的财产的时间开始,一直清理到当下。家栋是当时这地方管理账务的人,账目清不清,那可是脱不了干系。家梁是这小队的队长,工分,仓库和财物清不清,也得有个说法。那李进林是仓库的保管员之一,各样财产保管的如何,也得说个清楚。

当时把交代问题叫下楼,涉及四项内容,就称作四层楼,交代不清就下不了楼。交代清楚了,群众认可,组织批准就算是下楼,下了楼就没有事了。但要轻松地下楼,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还得费好多的周折。

且说这里起初成立了农会组织,当时就要开始分田地,分财产的工作,组织考虑到家栋当年给这几家地主当过账房,对他们的财产状况了解的清楚,就推选为这道沟主要的记账员,后来就当了大队的会计,还有其他好几个人,都经手过记账的事务。

工作人员检查当时的账目,一看这地方的账务,仅仅是个流水账,记事与账务不在一起,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好大的差距。虽说当时做账记事,都是能人们才能干的活,但当时农村中所谓的能人,本事到底有多大,可想而知。这账目除了能看清个数字,可以准确计算的以外,其他的事都是凭良心的活。

再说当时记账,没有专用的账本,也没有明确地细目要求,只是由记账的人,凭着自己的把式,留个字据,作为帮助记忆查询的依据。就是用一大张粉帘纸,裁成三十二楷,订成一个小本子,作为记账用。

时间一长,事情都过去了,当事的人就觉得留存这些账本子也没有啥用了,就撕成纸条卷掉烟了。还有放在屋里,因房子漏水泡了的,撇到哪里找不见的等等。总是存在残缺不全,账目不清是肯定的,这就要追究责任。

几个曾经记账的成员,首先是自己查找账本,清理账务。在互相交接账本子的时候,没有个留下个字据,交的人说交了,接手的人说没有见,就开始互相赖账。工作组一时间弄不清楚,不知道到底是谁的不是。

工作组就先按现有的账,整理了个数字,对着清点仓库和财物。经过初步清查,仓库的粮食账务和实物相符,不存在问题。主要是农具和过去没收了地主的家舍杂物,好多都是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当下这几个管财物的保管员,也就开始担心。

这里农家人,平时主要操心的是工分,到了年终操心粮食分配。至于农具和其他杂物,只要到用的时候不耽误事情就行,有账无账,清与不清也就不太关心。但这工作组的人,可得事无巨细,必须按照上面的要求,查个一清二楚,才能交得了差,圆满完成任务。

因涉及的琐碎事情,杂乱无章,经手的人员又多,还需要费点周折。这是大队的账,当年没收了地主的财产,全部的农具都归了农会。后来又分给各小队,当下要清理账务,查点实物,那就先得把小队的账目弄清楚,然后看账目的汇总。

这每个小队的事,粮食和工分的清理,还算是简单,过去的账没有了,也不要紧,只要大家没有异议,很快就弄清楚了。只说这农具杂物,还得费点事才行。当时农会把这农具和杂物分给各小队。有些家用的东西,就放在仓库,谁家也不能去使用。至于农具,农忙期间,大家就随便拿起来用,用完了就堆在一起,到用的时候再说。

这农具数目,只有分配给各家各户的时候,作了个账目,后来有收到集体以后,基本没有记账。中间损坏,丢失,维修就根本没有个清晰的账目,确实存在管理漏洞。加上灾荒期间,好多农事基本处于停顿状态,人们只顾寻找食物,其他农具基本闲置,也没有人操心。

灾荒以后,又要推行单干,这才要重新分配农具,就要问及保管员,这时候已经发现,好多的农具不见踪影了,还有损坏,失修的,当时只是按留存的分了,需要的再想办法添置。现在又要开始清点农具,那可就特别麻烦,一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