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主事神色一凛,郑重地应是,他当下就有了几个合适的人选,一一说了出来:“他们此前一直协助核算各项数据,本分勤勉,经验吩咐,又对侍郎您非常信服,让他们参与进来是再好不过了。”
崔维桢对这几个人有所印象,点头表示认同:“独木难支,他们也得把新法学会,才能事半功倍。每日的培训还不够,私底下你要多指导一下他们。”
“是,下官记住了。”
廖主事恭敬地应了是,见侍郎没有其他吩咐,便下去安排人手了。
今日因培训耽搁了时间,崔维桢未能处理公务,此时有空,便全心投入公事中,连小吏进来替他添茶倒水都没注意到。
一般来说,衙门的官吏中午都不回府,午膳都在衙门的膳堂解决,崔维桢吃不惯膳堂的大锅饭,吃的都是墨砚从府里带来的膳食。
叶蓁蓁早就研究出了保温盒,即便是
大冬天,膳食从府里提来户部衙门还是热腾腾的,每到这个时候,都是膳堂其他官吏们味同嚼蜡的时候了。
大锅饭的味道怎么能跟小灶比呢,更别说景宁伯府的菜肴是京城出了名的好味道,吃过的人都念念不忘呢。
每天都被迫看上司花样秀美食,也是很心累呢。
有人忍不住与同僚嘀咕:“崔侍郎有单独的公事房,为何不在房里用膳,偏偏要来膳堂呢?”
同僚一脸思索,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崔侍郎勤政,又端方持礼,想来是不愿五谷之气污浊了公事房的清正吧。”
“兄台所言极是,崔侍郎人品端方,君子朗朗,是某狭隘了。”
同僚的窃窃私语未曾入得了崔维桢的耳,他照常坐在专属位置上用膳,食盒一掀,不用尝味道,只看菜色,就能断定是厨娘的手艺,还是蓁儿亲自下厨。
今日凉菜上有个桃心摆盘,一看便知,是蓁儿亲自下厨了。
忙碌了一上午,所有的疲惫都悉数扫空,崔维桢心情大好地吃着蓁儿的爱心午膳,对比同僚们味同嚼蜡的进食,他的午膳更显得美味可口了呢。
嗯,今天也是努力干活、不动声色秀恩爱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