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战!”
杨廷承说这话的时候嘴里绝对是苦涩的。
他一直有在街边吃早点的习惯,在金管局工作的十几年来,一直都在同一家茶餐厅买早茶。在这一场金融风暴没有发生之前,他从来都是茶餐厅最受欢迎的客人。那个年过花甲的店主阿婆最习惯围着他说东说西,因为作为港城金管局的负责人,可能他无意间的一个信息,都能成为阿婆的取财之道。
可是最近,他却成了茶餐厅里最不受欢迎的人。最近半个月的时间,因为受不了每一次去茶餐厅时阿婆那一句句“你们怎么还不把行情搞上来”的质问,他甚至把自己坚持了十几年的习惯给改掉了。
看着杨廷承的苦涩,李阳也不免唏嘘。
现在的情况确实是这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港城的投资者和民众都极其悲观。
就包括前一阵子,港城金管局的压力那么大,其实也正是因为这种悲观情绪的直接关系。
要知道,索罗斯也好,量子基金也好,国际游资也罢,他们其实都只是一个临时的投资组织。别看他们声势那么浩大,但其实就是一个很松散的组织。
宏观的去看待,其实这样的资金组织根本没什么可怕的。
如果举个例子的话,目前的国际游资就像是一个英雄联盟里的亚索——走到哪他妈的吹到哪儿,一个q把目标吹起来之后就是一顿“哈里嘿痛!”。
绝大部分的小可爱,都被这种兼秘书长秒谁的气势给吓到了。
可是很少有人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这个出了一身暴击装的刺客,其实也是一个脆皮。
在当下的港城,索罗斯和量子基金,国际游资,就俨然是这样的一个恐怖刺客。而港城的投资者和民众,就是在峡谷中瑟瑟发抖的小可爱们。
由不得人们不心生恐惧。
主要是现在的国际游资实在是太吓人,而且泰国和东南亚这几个被量子基金秒杀的小可爱,现在脖子上的刀口还没愈合。各国的惨状是历历在目;
按照目前身在泰国的而,《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文章所描述就是;
“泰国政府在七月份宣布关闭了五十八家主要金融机构,整个泰国的金融经济已近灰飞烟灭。一夜之间,那些私人银行家倾家荡产,我驱车前往曼谷的阿素街参加一个聚会,此处是泰国的华尔街。
倒闭的金融机构多数在此,那一晚,当车子每经过一家,我的司机就会喃喃自语道;垮了……垮了……垮了……这家也垮了。而据我在《时报》的同僚所说,在印尼,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在韩国……这样的情景也都在每时每刻的发生着。
在索罗斯,量子基金和国际游资们的操作下,以这些泰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为起点,全球化时代的第一次金融风暴,正在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崩塌……”
这个描述,可能掺杂了太多个人情感,和人文的因素。
如果要是看实际数据的话,那么这个金融刺客给各国民众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就更加的血粼粼。
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中产阶级财产分别缩水50%,61%和40%。泰国和新加坡,则是直接缩水70%!
哪怕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寒国,也没比那些东南亚效果好到哪儿去。受到攻击的韩元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缩水了一半,国家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寒国政府不得不向他的美国爸爸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紧急援助,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寒国政府的借贷金额达到了创纪录的五百五十亿美元不说,还被迫向美国爸爸承诺实施严厉的稳定经济计划,以及降低经济增长率。
打这儿起,寒国的经济主权彻底丧失,变成了美国爸爸的附庸,开启了漫长的买办财阀时代。
看着满脸苦涩,却还不得不做出一副激励模样,振奋众人的杨廷承,李阳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