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雨后春笋(3 / 4)

时有考生怀疑自己的答卷被人调包,跑到京兆尹衙门击鼓鸣冤,后查实考生答卷并无调包的迹象,怎么又翻出来了?

谢邀哼了哼。

同时,顾阁老也看到了御史弹劾永宁侯的奏章,永宁侯宠妾灭妻,任由小妾作贱戕害原配及其儿子,心思狠毒,手段残忍,永宁侯被剥去爵位,小妾坐监五年流入教坊司。这事闹得轰动,很多人都在讨论,皇上想为永宁侯翻案不成?

谢邀敲了敲桌面,“好好读上边的字。”

文阁老不明就里,道,"考生梁武会试落第,疑答卷非他所做,后查实,此人乃胡说八道…"

谢邀看向顾阁老。

顾阁老慢慢读了起来,“永宁侯妻邵氏温婉贤惠,入府九年,孝顺公婆,友善妯娌,自妾温氏进府,侍宠而轿,无恶不作,借请安之由,毒害邵氏,邵氏小产期间,其趁虚而入,收买下人,骗大公子与假山后,驱毒蛇咬之,大公子嚎哭,斯砂喘阴笑,掌其脸”顾阁老没见过如此阴毒之人,有些读不下去,但谢武帝在侧,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夜入二公子屋,烧火毁之脸,浇水灭之,自得其乐”两位小公子的遭遇让顾阁老心生恻隐,暗暗握紧了拳头,“毒妇,毒妇啊。”

文阁老同仇敌忾,"世间怎有如此歹毒之人,进教坊司真是便宜她了!""爱卿觉得这两份奏章有不妥的地方吗?"文阁老和顾阁老面面相觑,“请皇上解惑。”

“呵。”谢邀轻蔑的呵出口气,“科举案闹得沸沸扬扬,奏章草草几句就完事,后宅妇人的阴私手段倒是描述得详细。”约莫是写奏章的人不同。

每个人有自己的措辞风格跟习惯,有些人啰嗦,几页纸的奏章都说不到点子上,有些人简洁,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只有寥寥几个字,两人司空见惯了。正欲解释两句,目光扫到最末的名字,齐齐不吭声了。

谢邀冷声道,“怎么不说了?”

一个御史的奏章差别可不会这么大,科举案牵连甚广,这位御史怕不是被人收买了。

文阁老喉咙哽了哽,说道,“这曾御史好八卦爱听戏,言辞夸张惯了。”“科举案里的八卦不会少吧。”

梁武是晋州书院的学生,功课不错,文章-流,书院的先生们都看好他,落榜后顽唐了几日,得同窗们室慰后准备回乡继续读书,离京前一天和其他考生们在酒楼把酒言欢,第二天就跑到商门击鼓鸣冤,明显得了什么消息。官官相护,谢邀一直不相信朝廷的说法,此时再看这份奏章,更是疑点重重。

尤其曾御史还辞官了。

谢邀盯着两人,“两位爱卿与曾御史关系如何?”

文阁老和顾阁老心神一凛,瞬间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怀疑他们结党营私,徇私舞弊啊。顾阁老屈膝,掷地有声地说,“臣入内阁以来,兢兢业业,无愧于心,皇上若不信,臣即日辞官…”文阁老紧随其后地跪地,“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敢做愧对皇上愧对朝廷的事儿,还请皇上明察。”

“爱卿的为人朕自是信得过,朕就随口问问。”谢邀搀扶两人起身,言笑晏晏道,“朕以前多有疏忽,询问两位爱卿,也是怕落得个遗臭万年的名声罢了。”哪个皇帝不怕后世谩骂呀。

谢邀道,“爱卿要体谅朕的难处。”

“是。”

谢邀心知问不出结果来的,太傅对他尚且有所保留,何况是内阁了,谢邀说,“这位曾御史可还在京中?”顺藤摸瓜,总能将背后的人揪出来。

文阁老眉头拧成了川字,“曾御史辞官就携妻女回乡了。”

“那梁武何在?”

“约莫在晋州书院吧。”顾阁老迟疑,“皇上觉得科举案另有隐情?”"朕闲来无事问问罢了。”谢邀轻描淡写道,“爱卿对科举案怎么看?"文阁老和顾阁老一脸正色,“当时臣提议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审查,您指明曾御史查办这事,忘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