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入梦:从亮剑开始> 280 吕梁兵工厂成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0 吕梁兵工厂成立!(2 / 4)

设数座兵工厂,主要生产地雷,手榴弹和炸药包三种武器,由赵刚作为此项任务的带头者。

得到了总部的任命授权,赵刚立刻在特战排的保护下赶往总部,在列出清单、挑选适合的地点后,展开了小型兵工厂的建设生产工作,让八路军的军工厂产业开始正式破土而出!

八路军之所以比国军的武器装备差的太多,完全是因为缺少武器,弹药等补给,大部分要靠缴获,只有少量是靠八路军自有的兵工厂进行补给。

反观国军,在日军侵入华夏时就拥有兵工厂,并且在迁移中保留下来许多。

按照兵工署的统一部署,设备先进兵工厂百分之八十迁到重庆及其附近,百分之十五的兵工厂转移到桂、滇、黔一带大大后方,株洲、衡阳前线还保留了兵工生产中心点,以便及时补充前线。

武器就是钢铁制造的,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料,兵工厂也不能有什么作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军未雨绸缪,在日军兵临武汉的时候,将当时华夏最主要的钢铁资源——包括汉阳铁厂、钢厂、大冶铁厂等联合钢铁厂从武汉迁往重庆,此后改名为钢迁会钢铁厂。

在1940年后的五年间,钢迁会钢铁厂共生产生铁90000多吨、钢近30000吨、钢材15000吨,分别占抗战时期大后方钢铁总产量铁的90%、钢的65%、钢材的40%,为兵工厂的武器制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一切就绪之后,兵工厂开足马力开始生产,生产能力甚至超过了战前。

除了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之外,常规轻武器华夏基本都能自己制造。

抗曰期间华夏大后方有兵工厂32家,其中总厂21家,分厂11家。

众多工厂互相配合,使效率不断提高,质量日益改进。

在数年间,重庆主要兵工厂共生产各种枪弹8.5亿发,炮弹近600万颗,步枪近30万支,轻重机枪3万余挺,火炮1.4万门,掷弹筒6.8万具,甲雷42万多颗,生产手榴弹3500万颗,年产手榴弹500万颗!

抗曰战场所需的常规武器,诸如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手榴弹等大都能充足供应且有盈余,轻机枪、迫击炮弹、步枪及枪弹,也基本能满足需要。

自全面抗曰爆发,全国兵工厂西迁之后,重庆一时成为大后方最大的武器弹药库,供应了抗曰军队所需三分之二的枪械、弹药!

但是。

这些武器也是仅限于供应国军的。

以现在国军和八路军之间的关系,生产出来再多的武器都不会提供给八路军。

所以。

打铁还得自身硬,靠人不如靠自己。

八路军兵工厂起步时间较晚。

在八路军最一开始组建了军工部时,靠着收编整顿各修械所的基础上,先后兴办了4个步枪修造所、1个复装枪弹厂、1个炸弹厂和1个试验所。

其中,由八路军总部修械所扩建而成的军工部一所,设在黎城黄崖洞,是抗曰时期太行山区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兵工厂。

这个厂最多时有职工1500多人,一年生产的武器可装备16个团,是八路军在华北前线的重要军火生产基地,被朱老总称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晋察冀、晋绥和山东根据地也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数目不等的兵工厂来为八路军提供一定的武器装备。

想要创办兵工厂,各种各样的生产设备和器材必不可少。

八路军兵工厂的设备器材,除了少量采购,在初期主要靠征借和缴获得来。

八路军总部军工四所、晋察冀军区工业部第五所、胶东根据地第三、四、五兵工厂都是利用从日伪厂矿中缴获的器材组建起来的。

晋绥根据地还曾把从缴获的日军汽车拆下的引擎改作兵工厂的动力设备,在这一点上,赵刚也是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