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就可以下水。
财政部的回答则让威廉二世愤怒无比。无视了威廉二世的愤怒,财政部率直的告知威廉二世,从金融到工业生产,德国都没准备好应对战争带来的冲击。
“陛下,现在德国柏林还不具备巴黎那样的金融中心地位。许多工业资金都需要通过巴黎的金融业筹措。一旦开战,工厂就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难道就没有解决办法么?”威廉二世当即怒斥这些人。
“解决办法有。可需要时间。德国金融业除了自己要增加筹款能力,还需要转道瑞士以及别的几个国家来筹措战争时候维持生产的资金需求。”
这话气的威廉二世几乎颤抖起来。千百种情绪激荡下,威廉二世最后怒吼道:“先生们,如果有下次,我不想再听到这样的话。”
是的,威廉二世服软了。毕竟经济一旦中断,且不说战争打不打的下去,经济的动荡只会让德国国内出现大量反对。
现在大周使团终于来了,威廉二世很希望听到大周方面表示立刻与英国开战。
不成想大周使团带给威廉二世的还是失望。
林凤早就考虑清楚可能发生的事情。见威廉二世的神色黯淡,林凤劝道:“陛下,如果德国与中国能够签署针对英国的条约,两年也不过是很快的事情。”
威廉二世眼睛一亮,却很快摇摇头,“先生,时间太久了。”
林凤有些不想放弃,“请务必相信大周的诚意。我国皇帝陛下绝不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
威廉二世又听了一阵,还是摇头。最后索性让德国外交大臣与林凤交流。
大周使团要抵达柏林的消息,从大周使团抵达维也纳的那一刻就传到了伦敦。
作为欧洲最强国家,英国情报部门在欧洲早就布下自己的情报网。甚至不用英国间谍窃取情报,光是各国亲英国的人士,就通过向英国提供情报来获取稳定的收入。
大周使团与威廉二世会谈的主要内容在一天内就传到了英国本土,并且在第二天就被不少人知晓。
对于大周的战争威胁,英国并不怀疑。所以英国执政的保守党承受到巨大的压力。
1月4日议会开议,英国自由党立刻对保守党发起了猛烈的质询。要求保守党提出针对大周军事威胁的应对手段。
已经被保守党踢出去的议员丘吉尔坐在后排,一边听着自由党的质询,一边刷刷点点的写着东西。
不等质询完毕,丘吉尔就已经写完了最后一行。进行了修改后,丘吉尔把东西收起来。
自由党人自然有些好奇,却也不能抢过去看。等议会的质询中场休息时候,丘吉尔走出议会厅,把写好的东西交给随从,让他交给《泰晤士报》总编。
总编早就等着丘吉尔的文章。拿到手之后急不可耐的打开,看完后就抽出支票簿,签了一张支票,装入信封交给丘吉尔的随从。
之后总编叫来编辑,开始讨论丘吉尔议员所写的‘未来英国发展方向’。
丘吉尔之所以被踢出保守党,就是因为丘吉尔的政治立场已经触碰保守党的底线。
在这篇明显是为1906年英国选举准备的文章中,丘吉尔明确的指出了他的三个政治观点。
经济方面,丘吉尔坚持自由贸易政策,反对英国搞贸易保护。
政治方面,丘吉尔支持殖民地建立起自己的自治政府。而不再采取之前的总督制度。
军事方面,丘吉尔坚持准备战争,加大军费支出,建造更多无畏级战列舰。哪怕是与大周进行全面的造舰竞赛也要坚持到底。
至于军费支出,丘吉尔认为应该由大英帝国各个殖民地自治政府以‘自愿的方式’向大英帝国提供建造战列舰的资金。
而大英帝国则通过将战列舰以殖民地命名的方式,表达对殖民地政府的嘉奖。并且促进大英帝国与各殖民地的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