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陈馨婷也不敢过度乐观,试探着问道:“圣上,不知那新式战舰何时能编入现役。”
“馨婷。在大周,论起对新技术的敏感,我还从未见过有人能如你这般敏锐。你如此在意新式战舰,是真的相信新式战舰的方向没错么?”
面对皇帝的提问,陈馨婷果断答道:“我相信那种设计没错。”
“理由何在?”
“回禀圣上,新式战舰有三大特色。跑得快,能抗住地方重炮轰击,打得准。”
在21世纪的时候,陈馨婷听那帮军武宅们在群里聊天。他们说的什么无畏级,超无畏级啥的分别,陈馨婷完全没记住。唯一记住的是,一战二战的战列舰三大要素。汽轮机动力跑得快,全装甲带扛得住对方重炮轰击。统一口径的全重炮,打得准。
当时的那位军武宅说的透彻。战列舰就不用搞什么花里胡哨的,鱼雷发射器什么的统统去掉。水上侦查飞机甚至都没必要带,用舰队里头随行的侦察机航母提供侦察。
陈馨婷以前听军武宅们聊天,总是云山雾罩的不明就里。这次因为听明白了,所以才真的有了兴趣。跑得快,皮厚耐揍。这都很容易理解。陈馨婷不明白为啥中线布局的统一口径火炮打得准?
军武宅给出了答案。因为都是统一的中线布局,如果炮口角度,装填的发射火药量,以及弹头制作精度都一样。那么每一门炮发射后,着弹点的距离应该是舰船火炮的间距。
这可以用完全平行的延伸线,抵达终点时候的图来想象。
但现实绝非这么简单。海上炮战,己方战舰在航行,对方战舰也在航行。而且炮弹不是激光束在真空中照射,一秒钟30万公里。主舰炮的炮弹初速也就是800多米每秒。
双方的炮战距离一般是从两万米开始对射。大海战的时候,真正一击毙命的攻击基本是4000米左右。
便是4000米,炮弹也得5秒才能飞过4000米距离。两万米的话,炮弹飞行时间就得半分钟。
而炮弹装填,瞄准也需要时间。以当时双方**全开,时速25节,也就是时速大概50公里的速度。便是30秒一发,加上炮弹飞行时间。此时全速航行的战舰移动的距离,也足够让本该命中的舰炮炮弹无法命中对方战舰。
更何况,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海上军舰自身的震动,还有随着波浪起伏,都会影响射击精确度。
所以统一口径舰炮的战列舰,其实是一门炮一门炮进行发射。
因为观测人员可以观测到上一发炮弹落入水中的浪花与敌舰的距离。把敌舰速度,等参数代入公式,下一发炮弹本就已经装填完毕。这时候根据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发射,就可以让命中率大大提高。
一艘一战战列舰一般是8门主炮。在那个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战列舰对轰并非陈馨婷所想的那样,是瞄准再打。瞄准固然还得瞄准,但是通过装填好炮弹的主炮一门门的发射,通过逐渐修整误差的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命中率。
而且战列舰主炮口径够大,破坏力够猛。只要命中一两发,很可能就让敌方战列舰失去战斗力,不得不退出作战序列。
现在,陈馨婷听到陛下终于有要采取新式战舰的意思。只觉得笼罩在自己头上的阴云是要彻底散去。
就在这高兴的片刻,陈馨婷听李长远陛下继续说道:“你那个好儿子陈韶,说起来也得叫我声外公对吧。”
“圣上……”
“还是叫义父吧。既然别人这么想,咱们又何必客气呢。”李长远陛下的声音里面有着一种嘲讽和不快。但明显不是对着陈馨婷而来。
“陈韶写的那个《总体战》,竟然有人想起来了,读了之后还要拿出来当做辩解的借口。你是陈韶的娘。我想问你,你愿意答应么?”
陈馨婷果断答道:“如果义父认同陈韶所写的《总体战》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