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反倒对湖面上,停泊的几艘渔船和附近茶山上劳作的茶农产生了怀疑:咦,这些人在这里做什么?不知道朕要同史弥远谈论天下大事吗?怎么不把他们全都驱散了?“
你是不是傻啊?这些人不就是来保护你的吗?
柴安风心里暗骂了一句,却没有点破他们的身份,只说道:“皇上这就有所不知了,要是弄到这里一个人都没有,反而显得异常,就这样不多不少有些个人在这里正常活动,反而能够掩人耳目,这也是我在江湖上积攒的一点经验。”
对于柴安风,皇帝赵昀还是信任的,又抬眼观察一下四周,见此处风景秀丽、天高云淡,心情也放松了不少,开口又问:“怎么?史弥远还没来吗?”
柴安风刚刚拿史弥远同曹操相提并论过,没想到他和曹操还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轻功,说曹操曹操就到嘛……
皇帝赵昀话音未落,便见一顶小巧的暖轿从
经钱湖门从临安城内被缓缓地抬出,停在了西湖边那座小亭之前,从轿子后面闪出一人,轻轻掀开轿帘,对轿中端坐之人说道:“爹爹,地方到了,您请下交吧!”
来的正是史弥远和史烟罗父女。
史弥远照例拄着他那支龙头拐。
他手里的这根龙头拐杖可是来历非凡。
龙头拐本身是先帝宋宁宗赵扩赐给他的,杨太后又另赐了两颗一模一样的红宝石,镶嵌作龙头的眼睛。
因此这支龙头拐本身的价值就已经非常高了,更体现着前任的皇帝、太后对史弥远的尊敬和倚重。这支龙头拐,是史弥远用惯了的东西,通常都是会随身带着用的,今天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然而在今日的皇帝赵昀眼里,却看起来不甚舒服:带着先帝和太后赐给他的东西,那不就是用死人来压活人吗?这就不是不给我面子吗?
虽然心有不满,可皇帝赵昀看在死人的面子上,却也不敢直接表示自己的愤怒和反对,只能拐着弯说道:“史老相公来晚了,我和柴安风已经在这里等候许久了。”
从来都只有别人等皇帝的,哪有皇帝等别人的?让皇帝久等本身就是一条罪过了。
然而史弥远却完全没有把皇帝的抱怨当一回事,只淡淡一笑道:“啊,原来如此,是老夫腿脚不便,走得慢了,还请皇上见谅。”
柴安风听这两人的对话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赶忙打个圆场:“是啊,是啊。这两天怎么不停地下雨,地面又湿又滑,我这一路上过来,看见了两匹失了蹄的马,马背上骑马的人都被摔得不轻。史老相公腿脚不便,走路还是要小心。”
史弥远接话道:“柴安风这话说的不错,天下事情本就是如此的。常言说,农夫恨雪、文人喜雪,看到天上下着大雪,文人骚客们那就会诗兴大发,搜肠刮肚地想着吟一首好诗出来;可百姓想的却是今天的收成怎样、家里的房屋会不会被大雪压垮了?所以说,我们这些当政的,虽然也都是读书人出身,却要时时体恤民间的疾苦。皇上,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皇帝赵昀下意识的回答了一个“是”,可心中却已骂了起来:好你个史弥远,什么时候了,还在我面前摆帝师的威风,等朕回过劲来掌握了大权,非要你好看不可!
史弥远未必不
知道皇帝对自己的敌视,可如今的他也的确可以肆无忌惮,一指钱湖门外、西湖边上的一座小亭,便说道:“然而今日西湖尽在一片烟云之中,着实有些意境令人喜爱。听说皇上有事要找老臣谈,我等不如就到那小亭之中细谈,如何?”
史弥远所指的这座小亭子,矗立在西湖边上已经不知多少年了——或许比南宋朝的气数还长。
并且为了让皇帝和史弥远这两人在此内谈判,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