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显然,虽然这样培养出的军队固然会有席卷天下的能力,但受困于财力的客观限制,是不可能大批量训练这样的军队的。柴安风左算右算,这种最精锐的部队,数量撑死了也就只能扩大和保持在两千人以内,要是再多,还不如把这些钱用在训练质量略微低下一些的军队,单纯地把数量堆上去再说了。
这是一个极端。
另一个极端,就是养猪一样养兵。
要是像养现在的厢军这样的军队,刨除所有吃空饷、领空额的因素,一个兵丁一年的支出也就十两银子左右,百万厢军也就需要千万白银而已。以南宋朝廷现在的财力,养活这些人马是不成问题的。而要是没有中间的环节的层层盘剥,朝廷甚至能够养活超过六
百万的厢军。
然而养这么多毫无战斗力的军队又有什么用呢?
尤其是面对虎狼一般的蒙古军队,难道把这些厢军驱赶到战场上,未经半点抵抗之后,就被蒙古骑兵圈圈点点地包围起来,经过一番单方面的屠杀之后,便举手投降,将性命毫无保留地交给一分钟之前的敌人吗?
这些军士死了、被俘了,可并不单单是兵力上的损失,而是对整个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打击。因为士兵都是三十岁以下的精壮男子,数百万精壮的战斗力,那就是数百万精壮的劳动力和生产力。一次战役造成的巨大损失,整个社会往往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的时间才会恢复过来。
所以说,单纯地不顾质量堆积数量,也是不可取的,而只能采取折衷的方案——那就是做好招募、训练、配备兵器、组织实战的每一环节,从而建立起一支相当战斗力的核心军队,这支军队的人数大约要在三十万人左右,并且可以保证在依靠坚固防线的时候,能够抵挡住蒙古人的进攻,并能伺机反击。这就需要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大约要相当于襄樊忠顺军的战斗力——事实上,以忠顺军为核心,南宋军队先后在襄阳、钓鱼城坚守了数十年,这几乎已经是全世界军队面对蒙古主力最好的战绩了。
然而这样的战斗力大抵只能保证防守的稳固,至于反击敌军、袭击敌后、收复失地的任务,则必须交给以柴安风两百亲兵护卫这种战斗力层次的军队了。
但是无论打算训练怎样战斗力的军队,无论按照哪种算法,仅凭一个崇义号的赚钱能力,都是绝对没有办法养活这么多兵力的,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也就是说,要只靠柴安风一个人的力量,就挑起一支能够对抗蒙古大军的军队的大梁,眼下无疑是天方夜谭。
柴安风的数学还可以,不是纯粹的傻瓜,这些事情他还是能搞清楚的,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史老相公说的是,我能有多大能耐,能办成这么大的事情?”柴安风眼中闪出亮光,“但是只要史老相公开口,将明州、泉州、广州三个市舶司,连同青龙镇和青龙港的经营权都给我,那我不出十年,不,不出五年,就能让朝廷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不需要朝
廷再拨一贯铜钱!”
一旁的耶律楚材听了一愣:之前柴安风也曾说过要囊括南宋各对外贸易港口的经营权,不过这事情近乎天方夜谭,耶律楚材当时也不过付之一笑而已。却没料到,这个原本当做笑话讲、当做笑话听的提议,竟直接在史弥远面前提了出来。
史弥远更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几个海外贸易港口,那是朝廷的摇钱树,朝廷对其的控制也是十分严密。别的不说,光让浦家世代管理泉州市舶司这个决断,就已经是格外破例了。柴安风想要一手掌控全部港口,这个计划诚可谓是天马行空、闻所未闻了。
可他转念一想,柴安风的主意倒也有几分可取之处——现在各市舶司上缴朝廷的关税总计大约在三百万贯左右,也就是三百万两白银,各市舶司自行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