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在关键时候起到关键作用,而且是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能轻易牺牲的。而柴安风想要对付的,却是权倾朝野的“独相”史弥远,这四五十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无论如何是不够的。
这就要求柴安风必须迅速扩张实力。
可实力却也不是能够随便扩张的。
固然,柴安风现在有钱有势,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
要出得起钱,他只要登高一呼,必然有无数亡命之徒影从蚁附。可这种人利欲熏心,是最信赖不得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只有绝对可靠的人,柴安风才能放心任用。
而眼前孙家村这些人,相当于是柴安风从鬼门关前捞出来的,有了这种救命大恩,那才有了信任的基础。然而这些人真的可以给柴安风卖命吗?柴安风自己也没有绝对的信心,因此仓促之间决定还是先送去工坊里做工,先观察一下再作最后的决断。
这份心思,柴安风是不能明说的,只能苦笑道:“这也是缘分吧。不过赵相公,我们离开临安走了不过三天的路程。谁成想繁花似锦之外不过三百里地,就是这样一番惨状。看来‘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这几个字里,或许还真有几分粉饰吧?”
赵昀虽然年轻,倒也不算十分昏庸:“是啊,要不走这么一遭,我还不知道这个花花世界,居然还有这样的场面……”
“对,这就是老太太后叫皇上微服出访的原因。”柴安风蹙眉道,“要我看这里面既有天灾、又有人祸。天灾,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人祸,却应当一查到底。我看湖广那几个州县的官员赈.灾不利,同草菅人命也没有什么区别了。我看赵相公可以下一道旨意,将他们全都查办了!”
“好!”老实讲,自打坐上那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之后,赵昀还没有亲自处理过一件大事、亲自处置过一个官员,今天忽然在柴安风的怂恿下就要使用起自己的权力,这让赵昀有了一种从未感受到的成就感。
奈何赵昀文采有限,咬着下嘴唇想了半天,都想不出这道旨意应当如何动笔。
赵昀抓耳挠腮了好一阵,突然眼神一偏,盯着柴安风就看,目光似乎在说:“柴大官人,要不这份诏书,你替我起草了?”
柴安风在穿越之前,倒还真的替自己所在的县招商办拟过几篇狗屁不通的公文,可古代皇帝的旨意怎么写,他还真是一窍不通,同样抓耳挠腮了好一阵,只得求教于苏知鱼
:“苏镖头,你以前在官府里也做过事,要不你来写?”
苏知鱼以前是皇城司提点。字,他是认得几个的,勉强能够凑满一箩筐——在一众目不识丁的武夫里多少能以“儒将”自诩;可要他去起草旨意,那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不过好在苏知鱼也在官府里混过,知道朝廷运转的规律,便立即建议道:“赵相公,这事其实也不用你自己动笔,只要弄个条子送到中书省里,自然是有臣子替你拟文的。”
柴安风这才恍然大悟。
古代皇帝操心的事情那么多,谁有空来一份份、一句句、一字字草拟圣旨?更何况还有明成祖朱棣这种被“他老人家”评论为“半文盲”的皇帝。哪怕是放到现代,别说是皇帝了,就连一个跟“皇帝”的级别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县长,还不得配个三两个的秘书,哪轮得着他动笔?
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许多。
只用了眨眼的功夫,赵昀便随手写了张条子,要朝中官员按律令处置湖广一带的官员,并立即启动赈.灾程序,确保不能再有一个灾民饿死。
赵家在宋朝皇帝当得通常都不怎么样,却一个个都热衷书法、绘画艺术,无不写得一手好字,就连宋徽宗、宋高宗这样的窝囊废皇帝,都写了一笔极隽秀的好字。
可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