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荀彧微微一笑,为比预期更早进入东阿感到高兴。
冒着数天的大雨,荀彧与典韦抵达了东阿。
现在,天空不见乌云,朝日温煦照耀地面的水滴,绽放璀璨的光芒。
东阿城外有一畦畦的田地,都是稻叶的翠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就会看到枣祗安排的田地。
由于青州黄巾贼曾派员袭击东阿,为防贼徒再袭,在田地四周都设有陷阱,并有乡民巡逻。
“之前这边都是荒地的,整地整得真快。”
典韦啧啧称奇,没想到东阿的发展如此迅速。
“(要动员这么多的乡民,应该是有高人协助。)”
即使枣祗的屯田计划立意良好,但要乡民鼎力协助,唯有获得当地德高望重的贤士支持才行。
“(……是程仲德吗?)”
荀彧的脑内浮出东阿的信息,只有程立符合这个条件。
“荀司马,这边请。”
荀彧安置马儿时,听到了枣祗的声音。
“枣先生,别来无恙吧?”
荀彧转过身,对枣祗微笑。
典韦以大字型的姿态对枣祗示意,不打扰荀彧与枣祗的对谈。
“……枣某是无恙。”
枣祇客气回应荀彧,但他满脸沉重。
“之前贼徒来犯,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失吧?”
荀彧直接切入核心,欲知枣祗为何心情沉重。
“贼徒突然来袭,枣某反应不及,若非程先生率兵来援,后果不堪设想。”
枣祇摇了头,叹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为何叹气呢?”
枣祗不是喜欢隐藏心思的人物,荀彧只需问个几句,就能使他主动启口。
“不知司马是否知情贼人是程先生设计引出之事?”
如同荀彧所想,枣祗向荀彧吐出了心事。
枣祇望向远方的民宅,但每栋民宅规模相似,荀彧一时也看不出程立是哪户人家。
“略有所闻。”
荀彧点了头,让枣祗不用从头解释。
“枣某曾与程先生提过屯田,当时他没有回应,之后却引贼而来,枣某实在不了解他的想法。”
枣祇走着走着,走到了一栋民宅外。
那栋民宅与其他民宅的规制统一,若要说有何不同,就是门口有株挺拔的松树,长青高壮的姿态,让人遥想程立的风骨。
“程先生就住在这边,枣某先回了。”
枣祇与守门的小童打了照面,小童放下扫帚,前来迎接荀彧。
“有劳先生了。”
荀彧对枣祇拱手,感谢枣祇的带路。
“不会。”
枣祇摇了头,依旧心情复杂。
“请问宾客尊姓大名?”
小童认识枣祇,但他没见过荀彧等人,露出疑惑的表情。
“我是曹将军的司马,姓荀,名彧,字文若,有事欲与程先生咨询。”
荀彧从怀内取出牒文,使小童带给程立。
“荀司马……我去通知家父,请稍等。”
小童戒慎恐惧怀着牒文,转身进入宅内。
荀彧有听闻一般家庭聘请不了僮仆,常有以自家孩子为僮仆之事,但他常与名门接触,很少亲自看过。
“这里的门特别高,是为啥啊?”
典韦观察四周环境后,按捺不住好奇心,趁只有两人时提出了问题。
“因为……”
正当荀彧要启口回应时,听到了开门的声响。
“(看来不用我回答了。)”
大门较一般民宅来得高大,不过来人还是得弯下身才不会撞到门顶。
放眼曹操的幕僚群,只有许褚可与之相比。
“原来如此!”
典韦恍然大悟,像是解决千古悬案一般兴奋。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