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国家会议中心
奥运会的赛场资讯均从这里传播到世界各地。它左侧的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曾是2008年奥运会媒体记者下榻的酒店,如今为来参加活动的会议代表和参展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酒店和国家会议中心之间的天辰西路上有一条空中走廊,在路口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彩虹横跨其间。
虽说会议中心的酒店我没入住过,但是抬头看到房间外侧宽敞的落地观景窗便可以想象,在此欣赏奥林匹克公园的美景应该是最惬恿的。
在国家会议中心对面是下沉花园广场。下沉花园由7个院落构成,由南向北七依次排列。
而1号院御道宫门是其中面积最大的院落。如果从南侧的台阶缓缓向下,在正前方可以看到以故宫午门为设计主题的广场大门,大门后面是巨型LED显示屏,门顶为挑檐深远的棚架,形成两条直线,抽象地表达出反宇向阳的神韵。
大门由红色钢板做成,表达从此拉开了开放的紫禁城序幕的设计理念。
下沉花园广场铺设着黑色的花岗岩,向下望去古朴庄重。广场西侧是一排石廊和电商,东侧是新奥购物中心入口和奥运工程建设展示馆。
广场的东南侧是一排由树林和喷泉组成的休闲空间,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宫门后是2号院吉木花厅,这是一片由四合院构成的院落。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并列排列。每间院落间是灰色的甬道,形成了胡同。
四合院的外围是一组景观墙。以传统灰瓦砌筑成镂空墙,中间勾勒出传统民居围墙中典型的什锦窗花图案。
花墙顶端设置溢水装置,使整面墙成为一组滴水花墙。水滴顺着屋顶瓦当流下,形成了一串串水珠或水线,让人产生一种“檐下听雨声”的诗意境界。
3号院礼乐重门位于7个下沉庭院中间,从南往北数是第三进。院子的墙不再是灰砖红顶,而是用红色的钢构支起了上百面“响鼓”。
鼓面可敲,鼓内藏灯,白天是鼓晚上是灯,鼓灯结合为奥运搭起喜庆的红门。
在这里,金黄,不是用玻璃盖瓦,而是在甬路旁立起一排“铜箫”,管上有孔,风过可呜;管下有灯,引导路人。
在这里,钟楼,不再是敲击报时的是老BJ的四合院,那么6号院的合院谐趣则展示的是现代化的四合院。
院子里的四合院由钢架组成,有的柱子直插云霄,上面悬挂着高高低低的红色圆环,圆环在呼应了奥运会标志的同时,依据不同的高度位置,时为座椅,时为台面,时为灯笼。
当电瓶摆渡车穿过一座横跨下沉花园的钢桥横梁时,眼前豁然开朗,横梁是位于下沉花园最北端的7号院水印长天。
台阶下是11尊雕塑,创意取自紫禁城金銮殿戗背上的仙人走兽:最前面的是“骑鸡仙人”,之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犬、斗牛等形态各异的走兽,栩栩如生。
电瓶摆渡车从新奥购物中心北侧大屯北路向西驶向中国科技馆。远处的科技馆好似一把鲁班锁,横卧在龙形水系东侧。
上大学时,学校在这里组织过科技夏令营,李辰至今还记忆犹新。走进中国科技馆,你首先看到的是一面机械组合成的墙体。
经过机械墙,华夏之光展厅率先跃入视线。华夏之光中展出的科技模型都来自古老的中国。
有来自商朝的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模型,展现了中国最早的开采技术;有来自唐朝的小花楼织布机,它是展品中最大的木质织布机,只要把脑中的图案制成花本,它就可以照样织出布来;还有出自汉代的计里鼓车,是最早的可以记录里程的车。
除此之外,还有还原难度较大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