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15 功德无量(3 / 3)

陈景恪剪的时候非常小心,生怕用力太大抖落几粒谷粒。这可是种子,每一粒在明年都有可能变成数千粒,不能浪费。

三百多稻穗他足足剪了快一个小时才完成。

那几个雄性不育株的稻穗被单独存放了起来,正常的稻穗被堆放在房间里的一块布上。

然后就开始清点工作。

三人数了大半天,得出了一个让他欣喜不已的数字,超过八万粒种子,比之前预估的要高出一万粒。

他估测了一下产量,亩产应该达到了四百多公斤。这在前世的常规稻里也不算低了,在这个年代堪称奇迹。

不过陈景恪知道,这个产量不具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他就种了三十多株,虽然没有化肥但土家肥管够。其它各方面照顾的也非常到位,才能有这样的产量。

大规模种植没有足够的肥料,照顾也不可能这么精细,亩产能达到两百多公斤就不错了。

然而在这个水稻亩产普遍不足一百四十公斤的时代,即便是只有两百多公斤,也是个惊人的进步了。

亩产增加一百公斤,全国所有水田加起来就是个恐怖的数据。

这个估测不是随便来的,到了宋朝时期引入占城稻进行培育,亩产已经可以达到二百三十公斤左右。

到了民国时期,常规稻产量最高已经能达到四百公斤左右。

他使用的是二十一世纪培育出来的稻种,亩产两百多公斤并不算难。

得到这个数据之后,陈景恪感觉自己头顶冒出四个大字:功德无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