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三卷 陈兵外海_四百四十四章 炊骨析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陈兵外海_四百四十四章 炊骨析骸(2 / 4)

是皇帝恐怕也是压力巨大。所以青弋军必须待在京师,跟辽东那些大头兵比起来,显然京师的贵人们更加重要。

周延儒一番批判,众人纷纷出言支持。温体仁计上心头,他要坑周延儒一把,“首辅大人,下官看不如这样,圣上日理万机,早就身心疲惫,支援辽东的计划是大家一起定的,圣上也是同意的,既然这样我们就按这个方案执行便是,不用节外生枝。我看这封奏折就不要再报给圣上了,徒增烦恼,反正青弋军是来保卫京师的,也就是保卫圣上的,在这个大义面前,谁也无法驳斥。就压在内阁留中不发,不必打扰圣上。”

温体仁等于是给周延儒挖了一个坑,他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如果原计划成功,那么计划是梁廷栋和王永光先提出来的,周延儒不过是附和而已,他拿不到头功。孙承宗因为闹出这么大乱子,让这么多关宁军被包了饺子,肯定也落不着好。这样这样周延儒的地位也没上升,孙承宗的地位下降了。反之,如果卢象升和山东,登莱的兵马不堪用,吃了败仗。到时候按照刘毅的性子,就算他不上报,肯定也要给孙承宗说,孙承宗肯定要将文书放到崇祯案前的。只要自己私下跟崇祯说刘毅曾经提议替换卢象升,但是周延儒把折子给扣住了,到时候周延儒的无能就会在崇祯的心中放大,等周延儒失势,自己上位就指日可待了。

周延儒一时没有意识到温体仁是在给他挖坑,立刻道:“温大人言之有理,这封奏折老夫做主了,就在内阁留中不发,刘毅有些太嚣张了,小小的参将还对朝廷大事指手画脚。”刘毅和成康千算万算,没料到周延儒竟然为了保住达官贵人在北直隶的田产,为了保住自己首辅的位子。置辽东局势于不顾,把青弋军当成了一条给京师看家护院的看门狗。

各路援兵集结发兵都需要时间。而在辽东,因为等不了关内的援军前来,监军张春主动请战,孙承宗只能调集所有可以机动的关宁军骑兵,加上可以调动的步兵,车营,炮兵。凑足了四万人马交给张春,让他到了锦州之后将锦州的兵马抽调一部分出来,共同组成大军杀向大凌河,突破大凌河的防线。孙承宗给张春交了底。想将城里的人全部救出来估计不太现实,所以最坏结果,将祖大寿何可纲几人和关宁军的骑兵救出来便可。士兵能救多少救多少,民夫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这么多人马前去救援,祖大寿肯定会突围,只要他们一进入明军阵中,就立刻建立阻击线,不分敌我,敢冲击阻击线的一律格杀,然后缓退至锦州城。

“老王?老王?你怎么样了。”几个已经饿得眼睛发绿的民夫围坐在大凌河城内只剩下破败院墙的一座民居中,城中的口粮已经吃尽。这些天他们只能捕捉一些飞鸟老鼠充饥。甚至用来筑城的木料外面的树皮都被剥下来吃掉。还有人将屋顶的茅草拆下,用水反复煮烂然后和着树皮囫囵吞枣吃下去。当树皮和茅草都快吃尽的时候。人们就只有靠在墙边等死了。一个年纪大点的民夫坐在墙角闭着眼睛,一个年轻的民夫推了推他,叫着他的名字,但是那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年轻民夫又推了他一下,只见老王身子一歪,倒在地上,一个民夫大胆的走过去将手放在他鼻子下面。“死啦!死啦!老王吃观音土死啦,那玩意有毒不能吃。”

原来,他们这一队民夫已经将树皮茅草吃尽。当没有东西吃的时候,叫老王的民夫从兜里掏出了一个面饼似的东西,凑到几人跟前道:“看好了,这叫观音土,我在城东头那边发现的,在我们老家,饥荒的时候就吃这个度过难关。”“土能吃吗?”众人纷纷表示疑惑。老王见大家不信,掰开一小块放进嘴里,不一会他说:“你们看,我现在不饿了。”大家见这么神奇,都掰下一块放进嘴里,苦涩难吃。但是众人还是和水咽下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众人竟然一会就不饿了,甚至还感觉肚子有些发涨。众人如获至宝,将老王的观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