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我觉得普通人就算学了这个,顶多也就是自省吧。给别人看病,像您这样。那恐怕有点困难吧。”
苏子阳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别说是普通人。
就算是以苏子阳现在的境界和修为,恐怕也达不到仁曲顺这个效果。
“嗯。。。”仁曲顺沉吟了一会:“你说的这个也是有道理的。不过我吧,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自己当自己的医生,而不是为了培养出一个医生,但是今天对你们是个特例里。”
“山上道观里的那个老头,我认识。你们是他的朋友,这个小苏又是中医大夫,所以我才说的多一些。”
仁曲顺说道。
“要想凭借一己之力,让人悔过,让人听你的话。能够治病,需要养气,自己首先要正,有正气。若是自己就歪歪扭扭的,那怎么可能让别人站的直,对吧!”
仁曲顺的话说完,苏子阳就没有再出声。
只是静静地端着手里的茶,低头看着水面。
回想起刚刚仁曲顺说的所有话,苏子阳心里有了一丝丝的明悟。
仁曲顺说的所有的话,实际上说给自己听的两段话,就是那神秀与慧能大师的两首偈语。
仁曲顺在说,若要达到他这个境界,是有两种途径的。
第一个就是顿悟,立地成佛。那就能够看透世界上的一切,自然明晓因果,明了世间的事情,也就是可以直接看到规律。
第二个就是渐法,由低到高,由下及上,逐渐修炼。
“顿法无缘,可否跟顺叔请教个渐法呢。”
苏子阳放下茶水,非常恭敬的给仁曲顺执了一个弟子礼。
“哎吆,可不敢。”仁曲顺摆了摆手,让苏子阳别行这么大的礼。
“你这孩子还是颇有悟性的,说了这么多,你也抓住了重点。渐法倒是有一个,你可以作为参考。”
仁曲顺说的渐法,名叫养浩然正气。
所谓浩然之气,出自《孟子》一书。
《孟子·公孙丑上》之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这段话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养气炼炁之道的源流。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乃宇宙万物之根本。
其实这一点倒和别的理论不冲突,都是认为宇宙的根源是炁。
《大学》之中有这么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于是乎后人将其发展,整理,改进为儒家养气之法。
其中包括六个步骤:止、定、静、安、虑、得。
儒家养气要求正襟危坐,通过吐纳布气来“养吾浩然之气”,并强调始终“守正”方能“至大至刚”,只有正心修身,才能“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