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二黑开的药方,苏子阳特又意誊抄了一遍留了个备份。
这是严格意义上苏子阳自从跟随梦飞先生学习之后自己拟的第一个方子。
虽然是自拟,但是却有根据!
苏子阳开头的两味药来自于一个治疗失眠的千古名方:半夏秫米汤。
这个方子来自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之中,这也是黄帝内经之中记载的十三个方子之一,细节记载如下。
秫米(一升)半夏(五合)
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方子简单但是煎煮方法却十分奇特,用的水讲究,是长流水而且还得扬之万遍。
这个扬了一万遍的水叫甘澜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去水的阴凝之性,用之煎药则能防止水气留恋邪气。
苏子阳在开方之时选了白术替代秫米,一是秫米不太好找,第二白术甘而除湿,所以为脾家要药,二黑的脉象显示脾有湿气困顿周身,所以二黑才会觉得全身乏力。
方子之中茯苓、生姜也是用来健脾燥湿之意,至于桂枝和葛根则要从失眠的本源来说。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之中对于失眠有着非常明确的记载和分析:
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目不瞑就是失眠的意思,总的原因就是体内的阴阳之气不能相交通。
所以苏子阳在处理完脾胃有湿气的问题后,加了葛根和桂枝用来沟通体内阴阳之气,让之能够互相交通,用来解决失眠的问题。
虽然思路是自己想的,苏子阳还是十分有自信能够治好二黑的病。
五六天过去了,二黑也再也没有来店里串门,苏子阳老爸把手头的活全部处理完,一家人便回农村老家过年去了。
长大了,就觉得年味淡了。
大街上胡同里,几个小孩一手拿着大地红鞭炮,一手拿着香,在手里引燃了之后,使劲往天上一扔,大地红来不及落地便在空中爆炸,几人开心的看着爆炸向上漂的烟嘻嘻哈哈,然后重复这个动作乐此不疲。
苏子阳闻着爆炸的火药味,看着这群开心玩耍的孩纸,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转瞬之间就已经要奔三了。
都说小孩盼过年,老人怕过年。
苏子阳小时候一直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过年明明很开心呀,为什么老人怕过年呢。
苏子阳现在明白了,过年之后又老了一岁,岁数见大不见小,“怕”是人们对于逐渐衰老的身体,以及逝去年华的一种感叹。
苏子阳从胡同里溜溜达达的回到家里,自己老爸正在收拾鱼,每年苏子阳老爸老妈都要忙活好几天。
老妈负责蒸馒头,老爸则负责做各种肉,什么猪肉牛肉羊肉然后煎炒烹炸各种做。
有的要做熟,有的则是提前轻微加工一下。
因为其中有一部分是作为神仙贡品的,还有就是怕食材放坏变质,再有就是来了亲戚之后招待的时候方便,能够让菜快点上桌。
“上哪去了?”苏子阳老爸手里刮着鱼鳞看着苏子阳溜溜达达的回来。
“去我奶奶那边了,收拾一下家谱。给我奶奶扫扫院子什么的!”苏子阳看着自己老爸收拾鱼,就蹲在了一边。
“弄好了!?”苏子阳老爸把鱼翻了个面。
“我叔在那边忙活呢,也没啥事了。我就过来了!”苏子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