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的说道:“宠帅有所不知,这花生得太密了,要是现在不除去一些,那来年就会因为籽粒不饱满而开不出花来,只有除去旁边的莠株,主株才会开得更好!”
高宠出神的看着倒下的花株,这些被淘汰的花与留下的相比,确实在茎株和花蕊的个头上,要弱了一些,在这样物竞天择的情况下,公平的被淘汰也算不得什么。公平,是啊,只有寻求一种公平竞争的方法才能让江东这株“奇葩”茁壮成长。
隐隐约约的,高宠心中忽然涌起一个念头,如果选拔人才也能象修理这些牡丹花一样,是不是更好呢?如果能够将那些选拔的人才放到一起,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择优录用就好了。
就在高宠为确立怎样的人才选拔制度而烦心时,周瑜在与小乔回乡祭拜过先祖之后,如约来到了高宠的身边,尽管在见到徐庶、鲁肃后,他的神情还有些个不自然。
“公谨、子敬、元直,如果在举贤任能的过程中,采用公开考试的方法对被举荐者进行评定,成绩优异者录用,无真才实学者淘汰,你们看可否?”面对着倚为心腹的三人,高宠开门见山,将心中所想一并说出。
徐庶神情一动,大声应道:“宠帅好主意!”出身庶族的他在刘表那里碰壁而回,若不是高宠,今日可能还隐居于野,不能一展抱负,所以,对于高宠的想法,徐庶最无顾虑。
周瑜闻言,微微一笑道:“以考试成绩作为任用人才的依据,宠帅的想法着实匪夷所思,不过仔细想来,倒也实用得紧,起码可以摒除那些依靠关系挤占位子的庸才。”
鲁肃略一沉吟,等二人讲完,最后才缓缓说道:“察举征辟制度由来已久,如果明令废弃恐会遭到朝中士族大夫的抵制,宠帅既已下定决心改革用人机制,就不可不虑这一点,汉室虽微,但威仪尚在,用人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一个处置不当,就恐召致朝廷的一致反对,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不好了。”
一见相恨晚,畅谈夜更深;浮草结子意,相酬对以欢。
在汉室危临的末月,高宠、周瑜、鲁肃、徐庶这四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就在远离朝都的江南秣陵,设想着一件足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大事,甚至于这件事的重要性连他们自已都不太明白。
“宠帅在什么地方?”被派往各郡的官员高高兴兴的前来辞行,却无情的吃了闭门羹。
“有没有人见到过鲁相?”属官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四处询问鲁肃的下落。
“还有军师何在?”与属官同样焦急的是军中司马。
“请问见过我家公谨没有?”新婚燕尔的小乔不见周瑜回来,着急的赶来向姐姐询问。
大乔低头,细心的绣着一块绢绸布帕,那是为孩子准备的肚兜,高宠虽然位居显要,但却父母早亡,照顾抚养幼儿的事情大乔不得不亲自来打理。
“嫱儿,你姐夫和公谨他们在书房议着大事呢?哎哟——。”大乔轻声叫了一声,方才不小心针头扎进了手指尖,一颗鲜艳的血珠沁出滑落。
小乔赶紧从怀中掏出锦帕,埋怨道:“妤姐,你现在有了身孕,就好好的躺着,这些事交给侍女做好了。”
大乔巧笑嫣然,将玉指放到嘴中,轻轻的一吸,道:“你呀!还不懂——,这些事只有自已做才有意义。”
与武将凭军功战绩升迁相比,文官的选拔机制无疑要复杂得多。
书房内,松油灯已换过四盏,而四个男人依旧没有困意,面对高宠提出的设想,鲁肃、周瑜、徐庶这三个高宠最器重的谋臣正在一步步的完善着未来的人才选拔方法。
考试,应以如何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中心,内容主要以诗赋、贴经墨义为主,先由各郡组织学生参加郡试,合格者方能被举荐参加州试,州试成绩优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