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间的青蝉是全新全息的对自己的,这也就是日久见人心。
单纯的郗僧施,小小年纪,就是如此高明的演技和城府,人心不古啊!
……
三月初三,会稽郡,山阴城,兰亭。
望着这人山人海的场面,关子阳一度有些愣神。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的右军将军、大书法家王羲之,召集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共42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首次兰亭雅集。
参与者有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名士参加。
会上共得诗37首。
无论是时间,参会人数,写诗数量,在史书中都是有明确记载的,可是现在这场面又算是怎么回事。
不到一米宽的溪水两畔,上百顶帐篷,五颜六色,跃然青草地上。
往来之人,男女长幼皆在其中,有人搭灶生火,有人淘米洗菜,更有孩童对着溪水嘘嘘,惹得大人一巴掌拍在雀雀上。
这喧哗吵闹的场面,真的是兰亭雅集?
这个世界的兰亭雅集未免也太让人失望了!
见关子阳目瞪口呆,谢安笑道:“怎么?这有什么好惊讶的,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千里而来,自然不如我们掌握时间得准确,有的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半个月了。”
关子阳哑然,问道:“我就想知道,这兰亭雅集到底是谁组织的,怎么能得到全国士族的响应。”
谢安伸出食指,指向关子阳,手腕轻点,道:“唉,这你课说错了,并不是所有士族,而是中等以上士族,而且除了士族,还有佛道两家隐居避世的高人,更有几位庶族之中的风云人物。”
谢安说完,指向不远处一个盘腿打坐的光头和尚:“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和尚年纪轻轻?其实他是已经年过半百的得道高僧——道生。”
什门四圣之首?道生?
还不待关子阳看清楚,谢安又指向另一处道:“那位仙风道骨的老道,正是和你师傅葛洪齐名的——干宝。”
干宝?搜神记?
正想仔细瞅瞅这传说中的人物。
谢安按着他的头,又对向远处一个帐篷,说道:“看到那位在做饭的老妇没有?”
她便是‘一台二妙’,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卫夫人,如今虽然已经八十二岁,但是她四十一便已经是一品巅峰坐照境,如今更是已经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
关子阳看得眼花缭乱,好家伙!
没一个等闲之辈!
谢安还准备再给他介绍,关子阳打断道:“安石公,你说多了我也记不住,这里实在太吵闹了,等雅集正式开始咱们再介绍吧。”
谢安笑了笑:“好,不急不急,你不是想知道组织者吗,走,我这就带你去见见。”
谢安满怀期待得便跟着谢安想着溪水上游而去,越走人也越少。
不多时,便瞧见了一棵歪脖子槐树,槐树枝桠横斜,立在这四处都是草地得地方甚是扎眼。
而树上居然盘腿坐着三个人,他们闭眼打坐,成品字形对坐。
身上散发着一种奇怪的气息,关子阳说不上来这种气息是什么,不过却感觉异常的熟悉。
三个人的打扮也很明显,一个光头、一个道士,一个儒生。
关子阳疑惑的指向他们,问道:“他们便是组织者?”
谢安笑道:“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关子阳疑道:“什么叫是又不是,安石公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不是啊!”
谢安轻拂长须,问道:“你觉得他们三个像什么?”
见谢安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关子阳一声冷哼:“我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