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是测试结果回收渠道,常见的渠道有调查问卷,软件问题反馈渠道、用户交流群等。
这最后一个环节也通常被成为灰度测试。
不过以上流程只是一些涉及到较大型应用的测试流程。
像林灰现在搞得这个软件根本不需要逻辑测试和下载测试。
直接进行灰度测试就可以了。
涉及到编程逻辑之类的问题,这个林灰要是都做不好。
涉及到workflow这个软件的内测,跟游戏的内测还是有不小区别的。
作为一个蘋果软件workflow的内测尤其麻烦。
麻烦主要麻烦在软件分发上。
蘋果手机应用不像安卓应用那样可以“随意”分发。
林灰一度怀疑蘋果创始人有着极强的操控欲望。
总之涉及到蘋果的一切都有着无穷无尽的规矩。
别的不说,蘋果手机就连测试也都是条条框框给你限制好的。
测试的时候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待测试软件进行分发。
换言之就是你得把需要测试的软件分发到测试人员的设备上。
从前世来看,因为分发机制的不同,涉及到软件测试一般有三种。
分别是企业签名分发、TF签名分发和个人开发者账号分发。
林灰前世工作的时候,涉及到这种测试的时候开发组一般是直接应用企业签名进行内测应用分发的。
这种分发方式是蘋果应用商店企业级开发账号的一个特权。
在蘋果应用商店的开发者一般有三种账号。
分别是个人开发者账号、公司开发者账号和企业开发者账号。
蘋/果企业级开发账号是蘋/果公司提供给 iOS 开发者的一种高级别的开发者账号,
林灰先前在应用商店里的那个账号虽然已经是卓越开发者账号。
但归根到底仍然是属于个人开发者账号。
从功能上来讲蘋果应用商店个人开发者账号的功能跟企业级账号的功能相比还是相去甚远的。
当然了,蘋果应用商店企业级开发账号的价格也比个人账号和公司账号更贵,年费为299美元。
通过蘋/果官方网站申请一个全新的企业账号是非常困难的。
一方面在申请企业账号时,开发者需要向蘋/果需要提供大量的资料;
另一方面,蘋/果对新的企业账号审批数量也极为有限的。
总之,目前企业账号在市面上的存量是相对稀少的。
甚至很多真正需要蘋/果企业账号的开发者也无法申请的企业账号。
不过林灰觉得以他现在这种情况。
以后真的要申请企业账号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
企业级账号一大特权是可以将签名后的应用在任何 iOS 设备上安装,且没有安装数量的限制。
企业签名是是对蘋/果安装包(IPA)用企业账号进行打包的一个过程。
企业签名有点类似于数字签名,它是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的。
是指使用蘋/果企业账号打包In House版的IPA文件,表示该蘋/果企业账号认可了这份数据。
在企业签名之后,应用就可以就行分发。
蘋/果签名的实质有点类似于对安装包的授权过程。
授权后的安装包才可以在蘋果手机系统上进行安装。
(就很离谱,安装包也要授权。
不过想想蘋果对数据线都mfi授权,对安装包授权也不足为奇。)
怎么理解这个过程呢?
并不代表着这些应用就可以直接面对普通用户了。
这之后还是需要经过官方审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