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问题,颜白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该处理最麻烦的一个问题。
让宁子祁进入青柏书院读书。
以颜白的能力,书院夫子能教的东西,颜白也能教,甚至能教得更好,但颜白执意要送宁子祁去书院。
第一,颜白可以教他书本上的任何知识,但无法为他积累人脉。
青柏书院的门槛如此之高,每年仍还有一堆人挤破头想要进入青柏书院,正是为了积累人脉。官场上官官相护并非夸张,即使将来没有能够考取功名,在书院积累的人脉也大有用处。
第二个原因,则更为重要。
宁子祁已经看过了底层的生活,那么接下来,他就该看看上层社会是如何运转的了。
心中打定主意之后,颜白叫来了宁子祁。
此时天气已经很冷了,宁颜氏的身体似乎留下了些许病根,完全共享身体感知的颜白感受到了难言的寒意。
坐。颜白微微颔首,示意宁子祁坐下。
娘。宁子祁乖巧的叫了一声,给颜白倒了一杯热茶。
不知道何时起,宁子祁就将二娘的称呼,改成了娘。
颜白看了宁子祁一眼,许是这段时间日子越来愈好,他嶙峋的面颊也被养出了一点肉。
十三岁的男孩子正是抽条的年纪,宁子祁已有几分面如冠玉的落拓俊朗。甚至这段时间,都有人上门,有意无意的探颜白的口风,想把女儿许给宁子祁。
自然都被颜白给婉拒了。
上次娘问你那个问题,可想好答案了?颜白问道,神情像极了抽查学生课业的老师。
此前,颜白问了宁子祁一个问题,为何自古以来朝廷总是极力打压商人。
他们为了准备科举的书本上,自然不会教这样的内容,颜白要宁子祁自己去想。
大概想到了。宁子祁沉吟了片刻,朗声说道:如娘这样,开一家裁缝店,仅仅数月有余,便赚了数十两银子。这银子在务农之家,便是连年丰收,也要五六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到。
还有呢?颜白继续问道。
此前我与娘去布店买布料,娘托人从长平城买了一批新的料子回来,不过两百余里地,来回一趟,便要赚五分利。宁子祁认真说道:若是不抑商,便人人都会为了钱去做商人。地里的地就会荒废,种粮食的人少了,那么就会饥荒。
一旦老百姓吃不饱,就要造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颜白轻声说道。
宁子祁听到国将不国这句话,不由得绷直了身体。
显然一些地方有人造反的消息,已经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颜白让他去店里帮忙,也不是为了真的缺人,更多还是为了让他接触不同的阶级。
很多道理极其简单,不过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然而自己感悟,和他人教导,意义完全不同。
这是商不好之处,那么商好的地方,是哪里?颜白捧着热茶,又问道。
能够使得一个地方的银钱和商品流动起来,能卖出更多东西,也就有更多人能够享受,生产的人也能赚到更多的钱。这一次,宁子祁倒是回答得很快。
颜白点了点头,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宁子祁说道:世间之事往往如此,有正面也有反面,端看你如何用它。你已经学完了很重要的一课,过几日,我便带你去一趟青柏书院。
是。提到这个话题,宁子祁抿了抿唇。
许是看出了宁子祁还是有些排斥,颜白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明白为何我一定要你去青柏书院?
是有些疑惑,娘。宁子祁面对着颜白还是极为坦诚。
一样东西,不管你想改变它,还是融入它,甚至是摧毁它。颜白沉声说道:你首先要做的,都是了解它。
她又喝了一口热茶,用一种极轻的声音说道:你已经看过了普通人的生活,知晓了他们运行的规则。那么接下来,就该去看看达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