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朝廷就算知道了百姓有想法又能如何?是立刻停止战争?还是把有想法的人全都抓起来?”
“这两个选项肯定都是不能选的,那还能怎么办?只能让各地官员想办法把这股不正之风给压下去,先集中精力去打这一仗。”
“但是地方官员又能怎么压?常年打仗导致地方上都是空的,就算有些官员想要冒着风险给百姓一些好处,他们也没有这个实力和资本,所以只能以强硬的态度去压下去,或者是先许诺一些好处,然后因为无法兑现而导致官府的信誉降低。”
“所以说啊,这个时候舆论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朝廷能事先在每个县都秘密的安插一些人手专门来干这些事情的话,整件事情就简单了许多。”
“平日里就让他们搜集区域内的一些情报,比如说哪个官员干了什么坏事儿,哪个村的百姓经常抱怨什么事情,如此朝廷便能绕过乡里系统可以直接的了解到真正基层的情况,方便朝廷在某些方面进行改进。”
“再比如还是打仗,按照原先的操作是肯定会引起百姓不满的,不管说不说,他们心里面都会不满的,如果这个时候先让这些人提前放出一些风声的话,效果就会完全不同了。”
“舆论其实并不需要什么事实去支撑的,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事实,适当的谎言有时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至于具体的,要看怎么去掌握这个度。”
“比如说你就是想去打匈奴,因为再不打就让他缓过来了,可百姓不想打,这个时候就可以让这些人去放风说匈奴人杀了咱们过路的商队,朝廷得知情况后立刻遣使去处理这件事情,结果匈奴人非但不听,反倒将使者给扣留了下来,还说什么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对这种话。”
“虽然他没说,但这是我家,我说他说了,那他就是说了,反正又没人能去求证,再不济就派个使者假装出使一趟,随便溜达一圈就回来,或者干脆就躲起来,到时候假装被军队给解救回来的不就成了吗?”
“如果事情按照这样操作,先把民愤给挑动起来,到时候朝廷就是不打百姓都不会同意,这个时候朝廷在出兵那就是顺应民意了……”刘破奴毫不客气的说着。
舆论战这玩意儿其实早就有了,但是作为大一统的王朝,大规模的对自家百姓使用舆论战的行为,虽然也不是没有过,但是却没有像刘破奴说的这么系统性的操作过。
以往更多的都是因为动员打仗,或者前线吃了败仗,后方必须要画大饼去动员才会这么搞。
刘彻认真的思考着刘破奴说过的话,脑子里的思路也是越来越清晰了。
它不仅可以监控舆论,帮助朝廷监督各级官吏,掌握各地的实际情况,他同时还可以操控舆论,让朝廷在干一些事情的时候减少遇到的阻力。
“朕会了,但是朕不想干,这事儿还是交给你来干吧……”
刘破奴小嘴微微一努,你就是不会,你要是会了你为啥不自己干?
我又不是生产队的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