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汉武帝禅让,求我登基> 第一百六十九章:本王在下一盘大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九章:本王在下一盘大棋(2 / 3)

前的规矩,有些人注定是很难进入权力阶级的,但是通过科举,他们有望超越比自己更牛逼的人,那为什么不支持呢?

换而言之,隋朝很巧妙的将权贵与百姓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转移,将其变成了权贵之间的内部矛盾,这样权贵阶级就不是铁板一块了,他们自然也就不会阻止百姓参加科举。

如此一来,也就等于是为基层百姓开辟了一条上升的通道,尽管开始科举之后很多年,从基层走上来的普通百姓少之又少。

但是这颗种子已经播种了下去,并且在未来开始生根发芽。

科举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极大的打压了豪门世家对于国家政治的干预能力,让其很难再形成新的家族官僚集团。

同时因为科举制度的推行,也使皇权进一步的下乡到百姓心中。

当然,历史的经验只是让刘破奴在这些方面多了一些信心而已,历史上能做成的事情放在现在未必就能成,刘破奴也不敢确定现在的大环境适不适合搞那一套。

所以一方面刘破奴在准备着破局的角度,一方面查阅着大量的资料。

好在糟老头子对刘破奴的重视,让他在宫中可以随意行走,随意查阅所有的古典资料。

然后刘破奴就发现了一件惊天的大秘密。

科举并不是隋朝最早创立的,他最多就是一个完善流程并且全面推广而已。

因为刘破奴在未央宫的卷宗中查到了一份景帝二年开始执行的政令,名为诏举贤良方正,并且一直延续了下去。

当初刘彻要举荐刘破奴为秀才的时候刘破奴就直呼好家伙,然而等他看完这份资料之后才明白,原来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了科举的雏形。

而那份诏举贤良方正的政令,核心思路与后来的科举几乎一模一样,无非就是后世多了一些不同的科目,考试的方式进行了一些转变。

也正是因为这份已经施行了几十年的政令给了刘破奴干这件事儿的信心。

当然,他也没有飘,刘破奴当然很清楚这不是一件短期内能够干成的事情,但这颗种子自己必须要种下,不仅要种下去,还要将其进行完善。

毕竟刘破奴的理想是将华夏提前带入工业时代,嗯,比原有历史上提前了两千年,这要是到了将来还打不过人家的话,说不定到时候棺材板就压不住老子了……

“刘伯,去把那些工匠的家人聚集起来,本王要亲自跟他们道歉!”刘破奴朝着刘曲吩咐了句,心中更是一阵无奈。

你说这都叫什么事儿?

人家好端端的就是过来配合自己搞研究的,结果搞着搞着就把命给搞没了。

这要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吧那倒还好说,可问题偏偏出现

。在刘破奴身上。

而且还是因为刘破奴手欠,刘破奴虽然不要脸,虽然有点贱,但是本性其实一点也不坏,看着那么多人因为自己而遭受牵连,心中也是很不好受的。

好在之前研究的数据什么的都被记录了下来,要不然的话刘彻那轻飘飘的一刀过去,自己这半个月的努力就没了。

工匠家属都在城中,聚集起来倒也不难,只不过想要让他们进宫却不是什么容易事儿。

找了个空闲一些的地方将这些人暂时安置,刘破奴便直接赶了过去。

不过在离开未央宫的时候,刘破奴听到了一些不是太好的传闻。

“这宫中的大嘴巴还真是多的要命!”刘破奴脸色不悦的朝着众多羽林军抱怨了一句,然后便直奔宫外。

传闻说刘破奴惹怒了皇帝,结果导致皇帝在他的小院中大杀四方,抬出来的尸体都有几十具,而且皇帝出来的时候脸色很差。

而在来到地方之后,刘破奴便更是发现了流言的传播速度到底有多恐怖。

这特么刚才发生的事情,现在就传到他们这些家属耳中了?

有老有少,一个个瑟瑟发抖的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