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孙绍祖。孙绍祖吃酒醉了想要揍人,她抄起了一把工兵铲,追着孙绍祖跑了大半个花园,只逼的他跪地求饶发誓自己要一辈子老老实实才罢休。结果转身就被孙绍祖一把推进了水里。
就在要落水的那一刻,迎春猛的醒来。醒了醒神,才意识到自己身在哪里。
高床软枕之上,迎春长长的吐了口气——她的命运,是真的改变了!
太上皇的病过了两个月到底没有挺过。
听西苑那边私下传来的消息,说太上皇这病也算是老人病,年纪到了没有办法。
不够盛怒的太后和皇帝并不这么认为。给太上皇诊治的院判等人统统挨了罚。若非这些人都是御医中医术最顶尖的一批,恐怕处罚了他们以后皇帝没有好的大夫,只怕这些人被免职入狱都是少不了的。
太上皇驾崩的消息传来,皇后立刻颁下懿旨,令全宫改换素服,灯笼装饰等也都按照重孝的规矩重新更换了。
据迎春在张皇后处所见,尚仪局、司礼监还有礼部都已经忙疯了。
国朝第一次出现太上皇驾崩的事情。大到丧葬的仪制、规格,小到行礼时的礼节、站位都需要一点一点的细细调整——既不能同皇帝驾崩的相差太大,但细节处又必须体现出太上皇高于皇帝的差异来。
皇帝、太后如今还在西苑没有回来,纵然大事都让司礼监和礼部递折子去西苑问询,可是定下来的事情以及后宫的行动,总要张皇后来安排的。
而迎春之所以在太上皇去世后被立刻叫来坤宁宫,是因为张皇后忙的不可开交,想抓她来帮忙。
她自然是推辞了——这种沾染宫权嫌疑的事情,她是能不碰就不碰的:
“嫔妾年资尚浅,实在难当众人。娘娘若缺人手,论地位高有朱姐姐,论资历久有冯姐姐(顺嫔),哪里就轮得到嫔妾了?”
张皇后劝了几句见迎春主意不改,便叹道:“你呀,未免也太小心了些。”
不过话虽这么说,张皇后眼角眉梢的还是透出了对迎春胆小怕事的满意。宫里可以出宠妃,但宠妃要是能懂事些,无疑会让她这个皇后省不少心,不像是有些人。想到穆妃,皇后的眼神暗了暗,自从有了皇子,以前安分守己的穆妃如今可是张扬太多了。
有心不想抬举穆妃,可是无奈冯顺嫔实在太拿不出手,她是找人来帮手又不是添堵,偏偏简嫔又坚决拒绝。想了又想,不得已皇后还是只能吩咐人去请穆妃过来帮忙理事。
然后拿手指虚点了点迎春,语气恨恨中带着亲昵:“你呀,就躲懒吧。”
而等到第二天,迎春不由得就开始庆幸她拒绝张皇后的决定了——虽然太上皇的棺椁尚未从西苑运回,可是仁智殿内已经设立好了皇帝大殓所需的仪程。凡后宫妃嫔,自皇后以下,每天均需要着丧服再仁智殿的宫门西善门内,对着西苑的方向跪着哭灵。
这种时候,但凡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必须过来。连生产之后一直说身体不好闭宫修养的元春也出现了,与穆妃并肩跪在张皇后的身后一步处,伏地哭泣。
哪怕她们每个人膝盖下都有一个垫子,可是也架不住跪的时间长,一跪一天啊!中间她们连吃饭也都只是去偏殿草草的用两口,就回来继续跪着的。
等到晚上中官终于说可以回去的时候,迎春站起来已经虚脱的双脚发软,走路颤颤巍巍了。这还是她平日里经常锻炼的功劳,跪在她旁边的僖嫔眼见的已经站都站不起来,只能歪在原地了。元春更是中途就撑不住,晕倒在地,被扶到一旁的偏殿请御医入内诊治,不过也只盏茶时分,似乎是刚一醒转,又被领了过来继续跪着。肉眼可见的,此刻元春已经脸色煞白,便是再次晕厥过去也不奇怪。
幸而尚仪局对此似乎早有预料,各宫的宫人都候在思善门外,此刻按次序进来搀扶起了这些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妃嫔,将她们几乎是架回了自己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