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怎的知道卖的是好东西?”
“小的入府前认识了几个兄弟,有一个兄弟就去了王家的铺子里头。这消息在王家也算不得隐秘,当初建工坊挑人的时候消息便放了出来。而今工坊已建成,大家都知晓里头的那些胭脂水粉全是王伯爷的独门秘方,听说王家的太太奶奶们已经用上了。给自家用的,想来定是好东西无疑的。”
听见是胭脂水粉,贾赦就不感兴趣了,只随意应了一声。
刘四儿见状也不多话。
转过街角,前面就是昌平街。
昌平街上酒楼林立,行人如织。才没走几步,突然闻见一股陌生的酒香味,清冽而绵长,丝丝如缕,缠绕在鼻尖。
好酒!
贾赦眼睛亮了亮,很快便找见了香味的来源。
整条街上就那一家酒楼外头排起了队,时不时有仆从装束的下人抱着整个酒坛子从那里出来,显而易见就是这家“聚茗”。
等等?聚茗?这不是茶楼么,怎的卖起了酒?
贾赦又是疑惑又是好奇,一甩手道:“走,去看看!”
等进了门,便能看见茶楼大堂里用屏风隔出了一小块地方用来卖酒,外面排着队,而里面却空空地坐着几个人正在喝茶。这奇景引得贾赦越发好奇,使了个眼色给刘四儿,叫他去打听一番。
刘四儿对这儿熟得很,却假作不相识的样子拉了个伙计仔细询问起来,片刻,将打听到的东西尽数告诉给贾赦。
原来这酒是一个游方道士放在这里寄卖的。
贾赦稀奇地道:“这味道可不像是道家的酒。”
刘四儿解释道:“的确不是道家的酒,而是那位道长家中祖传的,名为三味,平素珍惜非常,不为外人所闻。那位道长游历京城,因这家茶馆的东家曾救过他一命,才拿出来寄卖。等到他走了,这酒也就不卖了。”
这话一出,贾赦的好奇心被完全地勾了出来,抚掌道:“既如此,我今儿倒要好好尝尝了,你去给我打一壶来!”
贾赦被伙计请去了楼上包厢,刘四儿去排队打酒,回来的时候却还带了两个人,其中一人头上盘着道髻,身着八卦衣,剑眉凤目,神态清正。
贾赦站起来疑惑道:“这是……”
掌柜的笑着解释:“这位是玄无真人,客官老爷买酒的时辰正合了真人定下的规矩,是一位有缘人。真人定下三位有缘人批字算命,客官老爷是头一个。”
“批字算命?”
掌柜的怕他不信,连忙补充道:“玄无真人是有道行的真仙,寻找有缘人批字算命是为了修炼福报,若是老爷乐意,不妨算上一算,也是缘分一场。”
那道士冷冷淡淡地点了点头,这一副出尘的样子,让贾赦想起了家庙里的张神仙。张神仙是有真本事的,不然也不能得了上皇青眼,只是不知道这个道士道行如何。
“道长请。”
掌柜的见他答应了,主动避去了门外,刘四儿也跟着出去了,房间里只剩贾赦两人。
那道士主动开口道:“施主要算什么?”
贾赦存了考验刁难的心思,想了想,答道:“请道长替我算一算功名。”
玄无道人盯着贾赦的脸看了许久后,突然摇了摇头,叹息道:“镜中花水中月,半生富贵,半生流离。”
没料到竟突然听见这样的不详之言,贾赦大惊失色,旋即就有些怀疑:“道长,这话可不能乱说。”
玄无摇了摇头,一甩拂尘,行了一礼就退出去了,一个字也不多说。道士走得痛快,留下的这个惊雷着实让贾赦有些懵。
这样无稽的“批命”,按理他是怎么也不应该信的,贾家是何等富贵的人家,他身为袭爵之人,如何还能“流离”了?定是那道士在胡言!
只是这样想着,心底里却隐隐发慌,直到刘四儿进来都还怔怔地出神。
酒是喝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