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邹中山打完电话,寇天发觉已经4点多了,阳光开始逐渐失去热度,于是就把被褥收了起来,在主卧的床上换上了干净被套,然后抱到书房铺好,顺手把书房稍微打扫了一下,把昨晚吃的宵夜剩下的垃圾都收拾了出去。等收拾完了书房,洗衣机里的被套和床单也洗完了,寇天又给一起晾到了阳台上。
许久没有好好运动了,所以没干多少活,寇天居然觉得有些小累,不由想自己最近确实玩游戏玩太狠了,一直不大动,体重估计飚了5、6斤不止,是不是得动一下了?一边想着,一边目光就落到了靠在客厅墙上有点积灰的自行车上。这车是寇天刚来江城县工作的时候买的,那会儿还没买汽车,从自己的房子走路到单位差不多要半个多小时,所以就买了辆自行车代步。过了3年买了汽车之后,这车就搁置了,很难得再骑一会儿,至于这车为什么会到楼上来,里面还真有个挺有意思的故事,有诸多原因在里面。
原来5年前,寇天他们这边发过一次水灾,本来寇天他们江城县这个位置是不应该发水灾的,历史上也几乎没发过大的水灾。但是那年因为中上游地区连日大暴雨,大江的水位急剧上升,非常不巧的是,当时暴雨持续时间过长,中上游地区的支流和湖泊但凡能蓄水的都满了,甚至已经淹掉了一些地方,但还是没能阻止大江的水位继续上升。而江城县的上游是临州,下游是下关;临州是省会自然是要保的,下关是一线城市自然更要保,那么只能是中间地区做缓冲区了。
那一次大水一直淹到了将近二楼的位置,幸好江城县城这边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很早以前就把过去的老平房都推光造了商品房了,而商品房的一楼都是做车库、架空层的,不住人,所以只是把人都困在家里出不去了,淹死人的事倒是没发生。寇天母亲老早就打电话来让寇天把车停到立交桥上去,本来寇天是觉得小题大做,但是出于遵从母亲指令的惯性,还是把车停到立交桥上去了,成了县城里为数不多没有被淹没的车子。
寇天的架空层里除了一辆基本不用的自行车,没什么其他东西,但看到邻居们都在热火朝天的把东西抢运到楼上,感觉自己啥也不干怪怪的,就在水刚淹到脚脖子的时候也装模作样的把自己的自行车扛上了楼。
当时县里人都以为洪水很快会退,但是没想到洪水居然持续了7天都没退。上班是不用提了,全县停工停学,但问题是这次洪灾县里人之前都没有预料到,好多人家里根本没有存那么多吃的。尤其是在大水第二天停电,第三天停水之后,问题就尤其严重了。吃的东西倒是有政府组织抢险救援队开着冲锋舟挨个小区送,水反正一直在下大雨,直接用盆接着烧开就行(那会儿县城里天然气管道刚开始铺设,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很多家庭都还留有煤气罐)。最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手机和网络,手机没电了,充电宝也用完了,大家都呆在家里无事可干,几乎快抑郁了,只能楼上楼下的凑在一起聊天,还只能白天聊,晚上没电,蜡烛全烧完了,毕竟谁家里也不是开蜡烛店的。
结果当时他楼上那大哥就让大家震惊了,原来他是搞图形设计的,那会儿的笔记本电脑配置还撑不太起图形设计的需求来,所以都是用台式机做。这大哥以前就碰到过一回重大事故,设计做了半天,结果突然停电了,设计图没保存丢了,损失惨重。自此之后这大哥痛定思痛,专门买了套不间断电源的设备,平时有电的时候会自动对蓄电池充电,然后断电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蓄电池,确保之前的惨剧不会再发生。
这回大哥倒是没有正好在停电的时候做设计,只不过他那个蓄电池比大家手里的充电宝强太多了,全楼人手机都没电了,就他有电,结果全楼人白天就都围在他那听他读新闻,然后一伙人挤在一起在小手机里看剧看综艺。当时大家倒是都想到了蹭大哥家的电充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