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色的滚地雷和其他闪电不同吧,所以,让自己拥有了用颜色辨别古玩的能力,追根问底的事情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用它捡个漏,赚一笔!没准哪天这异能就没了。
但林如海在市场里转悠了一下午,累的都有点脑供血不足了,也没发现一个漏。使用这个超能力不是随意眼睛一扫就可以的,必须注目凝神,注意力集中,这个过程很用脑,很耗费精力。
自己的超自然能力确实有鉴定古玩真假的功能,但是靠这个发家,看来也不容易。各个古玩市场,一天不知道被行家里手趟过多少遍,犁过多少趟了,想捡漏如大海捞针啊。
这大海捞针的活,首先是得有运气,林如海今天没有撞见运气,不过,他依然很兴奋。
第二天,他又来了潘家园,转悠了一个小时吧,没有收获,他买瓶水,坐在一个台阶上休息。
台阶前面,林如海的右手边是一小摊,地上一张两米见方的红布上面,摆着玉器铜器、钱币刀剑、古旧陶瓷等等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物件,简直堪称杂项大全了。
摊主坐在一把阳伞下,逛街的人们有的会蹲下挑拣几下,摊主不断张罗着吆喝着,哥们,这是清朝时期的物件,看看,做工多精细呀,非常不错的古董,看中的话,不妨买回去收藏
左手边的小摊占地面积一样大,面前只摆着一个青花大罐和两个瓷碗,摊主是一个衣着破旧、看上去老实憨厚的年轻人,只在那坐着,也不知道吆喝,来往人问东西,也说不出一二三来。
在林如海喝水的当,几个外国游客模样的人在右边小摊停留,不断地拿起物件与摊主交流,对着几个人半生不熟的汉语,急于做成生意的小贩一脑袋汗。
好在最后生意成交,几个外国人留下两千块,捧着几个碗罐,挥舞着刀剑离开了,小贩长出了一口气,见林如海在看他,说道:哎呀妈呀,这洋鬼子,急死我了。
老板,恭喜了。林如海道。
小贩呵呵笑:谢了,兄弟看着眼熟,是来淘换东西的?
也在这片混。林如海随口道。
这时,六七个人聊着比划着从远处走过来了,为首是一个戴金丝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跟着他的几个都是些老头老太太。
黄老师,您可真厉害,上次您淘换的那个寿山田黄龙纹印章一转手就赚了十倍。说话的是一个戴宽边遮阳帽的老太太,语气那叫一个崇拜呀。
可不是嘛,黄老师收的时候才花了不到三千块。一个老头道。
被称为黄老师的中年人听到弟子们的称赞,脸上挂着微微的自矜笑容,四下里打量着摊位上的物件。
一会,黄老师道,咱们也培训半个月了,今天第一次出来做实践作业,你们要牢记我们上课培训的鉴宝秘诀,仔细观察,这家东西全,都上上手吧。
六个老年人应是,然后一行人在右边摊子前停下了,每个人都上手一件物事,开始看起来。
林如海只看一眼,便知道这个黄老师是个托,一方面办培训班收着老年人的学费,一边和摊主合谋设局,坑害这些学员高价买赝品。
主要是这些退休的老头老太太既有钱还有闲,还有幸学到了鉴宝秘诀,没有不上当的。
老师,您看这瓷碗的釉色。
老师,这个高脚杯的纹路是不是有点像
七个人把小小摊位围的水泄不通,学员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见解,摊主也热情地推销,林如海乐的看个热闹,只心中暗想,不止保健品,现在连古玩行都盯上老头老太太们的退休金了。
左边的傻小子摊主还是一声不吭,来人看他的东西他也不会介绍,偶尔有人问价,青花罐一万八,瓷碗一个一万,顾客还价了,他也不知道接口,就是一万八,一万来回说着。
林如海见此,注目凝视他的罐子和瓷碗,没发现什么特别,他过去上手,山水青花罐色青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