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南巴部落> 第二十五章 现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现形(2 / 6)

将那个印记画在了纸上,那印记虽然不完整,但实在过于特殊,而且,绝不像是枝条或者寻常的什么东西碰撞之后留下的伤痕,倒有点像什么兵器或者利刃,如果是这样,极有可能是向真和别人发生了矛盾,从而打斗所致。但向真归来之后,从他对师傅和自己的一番讲述中从来不曾提起过和别人有过什么过节,更别提有打斗的事情。如果向真的确有所隐瞒,那么在他归来讲述的那番话里也一定有一些水份在里面,或者说他至少有所保留。如果这一点成立,那么再延伸了想去,向善的坠崖究竟是真还是假?向真归来所说的那些话里究竟哪句是真,哪句又是假?!都需要打一个问号。

这个向真,越来越搞不懂他了……玄一轻叹一句,一时又不敢再想下去,不管如何,只希望向善平安归来才好。这么想着,便想起了师傅,师傅下山寻找向善,也不知如今到了哪里,是否有新的发现……

正在沉思的时候,大殿的门“吱呀”响了一下,玄一透过窗子往大殿的方向望去,是向真推开门进了大殿。奇怪,这一时间又不练功,师傅也不在,这个向真不好好养伤,去大殿做什么。

于是玄一起身也走出了自己的屋门,往大殿跟去。

大殿里面,向真正背对了正门弯腰蹶臀翻找着什么,“师兄,你来大殿做何?”玄一突不及防的出现,把向真吓了一个激灵,连忙直起腰转过身来,看到是玄一,于是辩解道:“咳…伤口剧疼难忍,又渗出了血水,故此特来找一些止血散的…”向真心虚地搪塞道,完了眼睛虚飘地望着别处,不敢看着玄一。“晨起我特意拿去给你,你不受用,这会儿反而自己又找将起来,却又何苦!”玄一说完从怀中掏出早间备下的那包止血散递了过去,向真只好伸手接了,然后慌慌地退出了大殿。玄一看着向真离去的背影,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之中,凭感觉,他意识到向真此时进入大殿,绝不像他所说的寻找止血散那么简单。

单说向真拿了止血散回屋之后,却将止血散顺手丢到一边。而是从怀中取出了另一样东西,这便是他去大殿里刻意寻下的一个物件,或者说是一个本子,他自己的官凭路引。

原来乌凉国自建国以来,郡王与番邦镇守四方,王朝居于一国之中央,国内虽然太平祥和,但作为国都的乌凉城,外患已除,内忧却是难免,特别是自宁王兵变之后,乌凉城更是筑牢了安防,但千防万防,仍难免会有纰漏。为了管控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国中特规定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男人,若去往他乡谋生的,必须持有官凭路引才可上路。否则若被官家查出,不仅本人下入大牢,就连接纳此人的一方也要跟着受牵连。这官凭路引,上面详细记录了此人的祖籍,生辰,样貌特征,并加盖着官方的朱红大印。乌谅国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男人,不论是住店还是作工,进城还是寻亲靠友,都需要出示此物。坦白了说,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身份证。当然,比起身份证要简单得多,更不存在如今的联网一说,但放在当时那个时代,对于民间的治安和城中的安防管理来说,却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而向真甘愿冒着被桃山道人识破谎言的风险再次归山,正是为了拿到存放在桃山道人处自己的官凭路引。按理,向真已经富可敌国,完全可以远走他方,从此再也不回道观。但由于他的官凭路引这一次下山并没有随身携带,所以这才以身犯险,不得不再一次返回到了道观。没有它,即使他钱财万两,也将寸步难行。当然,官民之间,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件事物一旦被官家管理到了极致,便自然滋生出另外一种别样的对策出来。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多年之后的一天,当向真得知倘若当时肯花个十两纹银,便可得到一本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官凭路引时,他为当年自己的冒险归山一事悔得嗓子冒了烟。

读者可能会认为,同样是进城,为什么上次参加王百石的葬礼之时没带官凭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