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也没有听到丝毫的回应。我后来看那崖下一侧便是大河,担心向善会不会落到了河中,于是顺着大河找出了好远,却依然找不到他的踪影。天越来越黑,我实在没了办法,这才回了山……”
向真说完,抬起头眼泪汪汪地望了一眼桃山道人和玄一。只见桃山道人一脸凝重的样子,一声不吭,而玄一已默默流出了泪,屋子里出现了片刻的安静,静得能听到一根针落地的声音。
倒不是桃山道人不愿意说话,只是他感觉此事实在过于蹊跷。想那向善,老实本分,胸中并无多少主见,一向唯向真马首是瞻,但如向真刚才所言,归山的路上向善却处处在前,实在有悖常理。再者,观向真的表情,痛苦流涕,极尽哀伤,却始终低着头,似有所隐藏。再想起他之前的所作所为,不能不让人为之疑惑。罢了,暂且把这些疑惑放在一边,如今向善生死不明,作为师傅自不能袖手旁观,须只身前往查个水落石出才是。
想到了这一点之后,桃山道人开口说道:“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我那向善徒儿好生凄苦,为师定当走上一遭,为我那徒儿寻得一个圆满!”
桃山道人说走就走,当即就要出发,临行前却将玄一悄悄叫至一边嘱咐了一件事情,他不在的这段时日里,让玄一格外注意向真的动静。交代完这件事情,桃山道人就下了山,山脚下的大河边,江豚们已套好了驾套,只待桃山道人一个命令,几头江豚便奔跃往前,小船箭一般向下游冲去。
鹤鸣涧介于红桃山和乌凉城之间,此处两山对立,一条溪流从山谷里穿出,经年累月,竟冲刷出一条深涧,涧水最后汇入乌凉河,水流交界之处颇多鱼虾,引来群鹤聚集,引亢高鸣,由于此处常年多雨,一派云雾缭绕之象,行人只闻鹤鸣,而不见鹤影,故而得名。
依照了向真所说,向善出事的地方便在这鹤鸣涧,桃山道人赶至此处时,天色未明,但远处的地平线上已泛起了一丝辉光。借着这一抹微微的光亮,桃山道人仰头观察了一下这一处的山势。只见此处山中多有巨石,或竖立如墙,或排列如寨,在夜色的衬托下显得冰冷凝重,山上又多草木,此刻在晨曦的微风中飒飒地抖动着,倒显得静谧一片。向善出事的地方便在半山腰,要查明真相就得上到山腰上去。
桃山道人掌控着舟船绕山而行,行不多时,一条山中小道呈现在他的眼前,小道的尽头漆黑一片,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惶恐。即使是在白天,寻常的人也不敢轻易深入大山,何况在这样天色暗淡的黎明之前,但桃山道人自不是寻常人可比,他选了附近一处平和的浅滩停了舟船,然后下了岸,沿着山间的那条小路往山上走去。
果然如向真所言,此地似乎是才下过了雨,山道崎岖难行,走不多时,身上便被拦路的枝条和藤草撕割得不成样子,只是桃山道人心急如焚,这些都丝毫阻挡不了他的脚步。心里着急,脚步便快了许多,山路曲折蜿蜒,但在他的脚下却如履平地,不多时,已上到了半山腰。此时天色已经逐渐明亮起来,周围数十米处已隐约可见。山腰上的那条小道果然如向真所说,仅半人宽,人只能侧着身子行进。桃山道人毫不犹豫走了上去,虽然脚下是数十丈的深渊,但他并不害怕,反而小步挪移了起来。此刻的天边已经曙光初现,周围的一切开始变得清晰可见,但这种情况并有有持续多久,早起的大山中又开始有了雾气的流动,果然,不多时,雾气越来越浓,将大山包裹得严严实实,也将桃山道人给团团围住,数米之外已看不到人影。桃山道人只好放慢了脚程,一步一步地往前面挪去。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来到一处缺口,想必这就是向善出事的地方了,站在这个地方,桃山道人的内心不禁一阵酸楚,他从缺口处往下看,只见层层的雾团在流动着,哪里看得清下面,不仅如此,就连一丈多开外的对岸也只能看到个大概的轮廓。倒是此刻自己脚踩的地方,向善那最后一